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城“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
吉林省四平市组织中小学开展“讲国防、学功臣、进军营”活动,并颁发“董存瑞精神传承章”——
英雄城“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
■王 磊 本报记者 孙有权 张东盼
四平市军地领导为学生颁发“董存瑞精神传承章”。王亚超摄
“目标董存瑞部队营区,出发……”8月23日6时30分,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623名高一新生身着迷彩服、迎着朝阳,以徒步拉练的形式前往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由此开启“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开学,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在孩子们的成长奠基阶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该中学党委书记姜艳成介绍,今年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75周年,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英雄精神,他们将“入学第一课”开在路上,开进英雄部队营区。
从校园到军营,往返十几公里。长长的队伍走过一段平缓的马路,便进入市郊一段土石小路。该校高一年级德育主任邱明哲手持喊话器,一边讲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一边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咬牙坚持。走进营区,同学们在董存瑞托举炸药包的雕像前缅怀英雄,聆听“董存瑞班”班长赵震讲述英雄故事。接着,他们参观了董存瑞纪念馆,参加连队官兵的呼点。在呼点“董存瑞”的名字时,同学们和官兵齐声答“到”,声入云霄。
“四战四平垂青史,闻名北国英雄城。英雄城里话英雄,英雄传人学英雄。”四平市是座英雄城,这片崇军尚武的热土,因解放战争中“四战四平”而远近闻名。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座城市已连续多年将国防教育作为全市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
讲国防、学功臣、进军营……今年开学前后,一堂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课,开启了英雄城中小学的新学期。
8月28日,是四平市中小学校开学日。在迎宾街小学,一场以“空天梦想”为主题的国防教育课火热开讲。讲台上,党的二十大代表、空军一级飞行员高溥宇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人民空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鼓励青少年立下凌云志、追逐空天梦。课后,三年级学生王晓涵在手绘的飞行员海报上写下:“开战斗机不是男孩子的专利,我也要像高姐姐一样成为一名飞行员!”
一场宣讲就是一次播种。这天,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王希才、“两弹结合”试验阵地七勇士之一刘启泉,以及来自驻军部队的10余名国防教育宣讲员,分赴各中小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讲述战斗故事,共话新时代强军成就,帮助青少年筑牢国防观念。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向戍边英雄致敬。”“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在四平市八一希望小学,一场跨越千里的“云课堂”将四平籍战士杜苹哲带到师生面前,同学们用精心绘制的黑板报向戍边官兵致敬。“我叫杜苹哲,今年是守边防的第4年。”作为新时代卫国戍边人,杜苹哲与师生们分享了守护祖国山河的热血故事,他说:“边防虽然艰苦,但想到这是祖国的土地、人民的边疆,我们守边固防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了。”
除了共上一堂国防教育课,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四平市3所学校、5个优秀少先中队和27名青少年荣获首批“董存瑞精神传承章”,收获特殊的“开学礼”。
“董存瑞精神传承章”是今年四平市军地推出的“红领巾”奖章特色章,旨在表彰和激励在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高唯轩,因参与国防教育志愿活动超过100课时,成为获得者之一。作为学校“红领巾宣讲团”成员,高唯轩说,很骄傲能获得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奖章,以后更要学习发扬英雄精神,做好每一场志愿宣讲活动,做新时代好少年。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年,四平市将完善驻军部队和学校国防教育“联育联教”机制,组织“英雄故事我来讲”“董存瑞精神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在四平战役纪念馆、解放一江山岛军事主题公园等场馆增设红领巾讲解员,持续深化和巩固全民国防教育质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