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像父亲那样有信仰有担当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5:51
导读:刚到战位,一些工作任务执行起来并不容易。陌生的装备、技战术参数,整日盘桓在谢佳钰的脑海之中。每一个辗转反侧的夜里,谢佳钰总会拿出父亲的遗物,重温热爱与守望的力量,

  ■晏子祎 冯豫阳

  黎明,集合哨声还未响起,新疆军区某部排长谢佳钰已穿戴整齐,望着窗外,她想起了昨晚的一个梦。

  这样的梦,谢佳钰不是第一次做。梦里是个晴天,阳光正好,她坐在嫩绿的草地上,手里捧着一本书。这时,一阵熟悉的钥匙碰撞声从远处传来。循着声音,谢佳钰走上前去,那个身影越来越近。再近一点,她渐渐看清那张熟悉的面容。

  “爸!”谢佳钰喊出声。被自己的呼唤声惊醒,睁开眼睛,泪水已打湿了枕头。那一瞬,她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梦。梦里的那个声音,正是父亲生前一直挂在腰间的钥匙串发出的。

  在谢佳钰的成长记忆中,父亲是模糊而神秘的。每次问起父亲,母亲总是告诉她,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在边疆工作。

  小时候,当谢佳钰听到钥匙的碰撞声,起床后,准能见到休假回家的父亲。然而刚刚和父亲熟悉,归队的日子就到了,眼看父亲要走出家门,谢佳钰都会哭着问:“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每每此时,父亲总是红了眼眶,却说不出什么。到后来,谢佳钰天天盼望着听到钥匙的碰撞声,虽然它总是会吵醒美梦。

  转眼到了高中,渐渐长大的谢佳钰对“神秘”的父亲有了更多了解——父亲服役于驻新疆某部,工作在边防部队装备保障的前沿,是原兰州军区装备保障组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高考前夕,噩耗传来——父亲积劳成疾,倒在了战位上,全家陷入悲痛之中。一天下午,父亲战友将父亲牺牲时随身携带的物品:一串钥匙和一张谢佳钰高中时期的证件照,转交给谢佳钰的母亲。从母亲手中接过父亲的遗物,谢佳钰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6把钥匙,5把是单位的,1把是家里的,我的照片还加了保护膜。”那一刻,谢佳钰似乎明白了藏在父亲心底深深的爱——对女儿的疼爱,对家庭的珍爱,对军营的热爱。

  追悼会上,谢佳钰强忍泪水,坚强地说:“爸爸,我想考军校,走一走您走过的路,也许这是能离您更近的一种方式。”

  考上军校后,谢佳钰将父亲的遗物一并带到学校。学习期间她一直要求上进,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军校毕业前夕,没有丝毫犹豫,谢佳钰在毕业分配表上郑重写下“到边疆去”。出发去集训队那天,母亲特地请假来给女儿送行。看着身着军装的谢佳钰,她哽咽地说:“恍惚间,好像又看到了你的父亲。”

  沿着父亲的足迹,成为通信保障普通一兵,谢佳钰感觉战友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神,就像父亲当年坚持的那样:“以部队为家,为强军兴军奉献青春。”

  理解了父亲的热爱,也就理解了父亲的无奈。父亲“缺席”家庭的背后,是一份崇高的责任、一种光荣的使命。

  刚到战位,一些工作任务执行起来并不容易。陌生的装备、技战术参数,整日盘桓在谢佳钰的脑海之中。每一个辗转反侧的夜里,谢佳钰总会拿出父亲的遗物,重温热爱与守望的力量,这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

  “爸爸,虽然您已离开我们5年,但我感觉您一直在陪着我,指引着我。我终于读懂了深藏在您心底的爱,我希望像您一样,有信仰、有担当,完成您未竟的事业。”中秋将至,谢佳钰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望着手机中一张珍贵的全家福,这个23岁的女军人湿了眼眶。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平时练过硬,救人用得上”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