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座“国防书屋”
村里有座“国防书屋”
■王贞勤 张广亮
上图:张传党为前来读书的学生挑选书籍。黄钟莹摄
“馆长爷爷,帮我拿本《铁道游击队》”“馆长爷爷,我想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月14日,正值周末,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张海村西头,一座不大的农家院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
走进这座农家院,屋内和院子里坐着20来个手捧书籍的学生,被称为“馆长爷爷”的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名叫张传党。“孩子们,看书时眼睛要离得远些,保护好视力。”他一边给学生们翻找图书,一边叮嘱。
“孩子们经常到我这里读书。”张传党说,自己小时候只上过一个半月的学,看到别人能读书识字就羡慕。1972年,他从书店买了新华字典和几本新书,又从亲戚邻居家“淘”来几十本旧书,办起家庭图书室,最初的目的是想让到这里借书的人教他识字。“日子过得再艰苦,只要有书读,我就高兴!”
没过多长时间,张传党“淘”来的书就被看完了,他身上没什么钱,便加入“拾荒大军”,把卖废品的钱攒着买书,如今书屋已有藏书两万多本。
书屋开办之初,国防教育类书籍并不多。一次,一位抗战老兵来借书时对张传党说:“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会有咱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建议你今后多买些国防类书籍,让学生在读书中增强国防意识。”
一语点醒梦中人。自此,张传党把购买国防教育类书籍作为首选。寒来暑往,一茬又一茬学生在这里读书受教育,不少学生走进军营,成为书中描绘的“最可爱的人”。“我们村是个小村子,但每年都有适龄青年参军入伍,他们打小就在张传党那里读书。”张海村村干部赵秀丽介绍。
今年春节,退役军人张军回张海村探亲,专门来到张传党的书屋。“我小时候在这里读了很多红色书籍,英雄故事伴我长大,也为我种下从军报国的种子。”张军说。
近年来,定陶区人武部陆续为书屋捐赠国防教育类书籍上千册,还聘请张传党为国防教育宣传员,定期组织张海村和附近村子的民兵连队员到书屋开展读书和国防教育活动。“今年9月18日,我到秦庄小学为学生们讲抗日故事。没想到过去大字不识几个的我,能有机会为孩子们上课。”张传党一脸自豪地说。
2020年11月26日,张传党的事迹登上《人民日报》。近年来,他被区里评为“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被菏泽市评为“先进文化户”,书屋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图书室”。
“蜡烛虽小有价值,照亮他人燃自己……”这是张传党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最朴素的想法: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守着这个小书屋,让更多的人接受国防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