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服务的“紧贴式”艺术
基层法律服务的“紧贴式”艺术
■刘海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官兵面临的法律问题和诉求日益增多,法律援助工作站等类似站点在各基层部队应运而生,能为官兵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精准援助等服务,帮助官兵解决实际困难。笔者走访了解到,个别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立后,还存在普法宣传形式单一、法律骨干素质参差不齐、涉法问题跟踪问效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官兵思想稳定和部队战斗力建设。各部队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在强军事业中的重要性,开展工作要在紧贴形势任务、关注官兵需求和拓展服务层面上不断努力,真正为官兵提供良好法律保障。
紧贴形势任务,建强服务队伍。想要有效解决官兵涉法问题、开展法律咨询工作,各部队必须高度重视法律骨干队伍建设。可按照个人报名、群众推荐、支部把关、机关审批的程序,遴选出能力素质强的法律服务人员,并采取专题培训、鼓励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等形式,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各基层法律服务站点要明晰职责分工,明确办理流程,形成培训、会议、报告、协作等规范程序,经常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提供专业高效法律服务。
紧贴官兵需求,搭建解难平台。必须紧密围绕官兵需求,让他们的法律困惑得到精准解决,各基层法律服务站点要认真及时做好常见涉法问题梳理汇总,将与官兵联系紧密的法律条文汇编成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维权常识;通过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安排人员值班答疑,帮助官兵解疑释惑,及时疏通堵点难点;充分调动资源,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建立协作机制,协力解决官兵及家庭涉法问题,有效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紧贴社会发展,延伸维权内涵。基层部队可探索多种方式和方法,满足官兵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法律需求,如开展法律培训、举办知识讲座、制订个性化法律咨询计划等,并积极听取官兵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确保与官兵的需求紧密契合。此外,基层法律服务站点要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引导官兵增强法治意识,遇事不偏激,做事不偏颇,自觉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守法用法“明白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