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荣光,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八十年前,十八岁的胶东乳娘高丰爱抚养了出生仅三个月的八路军乳儿“小荣光”。从此,这个用她乳汁养大的孩子成了她一生的牵挂——
“小荣光,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林新忠 李 渲 本报特约记者 贾玉省
高丰爱与“小荣光”视频通话。刘 扩摄
“荣光,小荣光,我想你了!你不来家啊?”深秋时节,山东省栖霞市桃村镇雀刘家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里,98岁的高丰爱又在窗前思念着乳儿“小荣光”……
“‘荣光’是我母亲当年替八路军抚养的孩子,名叫王海燕。”随着高丰爱儿子刘海军的讲述,一段乳娘对乳儿超越亲情的大爱故事浮现眼前。
抗战最艰难时期,胶东大地有300多名妇女先后哺育革命后代1223名,被称为“胶东乳娘”,高丰爱就是其中一位。
1926年5月出生的高丰爱,16岁嫁到雀刘家村。那时的雀刘家村是胶东抗大所在地。两年后,思想进步的她,秘密加入党组织。
刘海军告诉记者,他母亲一共生了6个孩子。1943年春,第一个孩子刚出生不久,3个月大的“小荣光”就被送到家里,直到7岁被父母接走。
“‘小荣光’来后没几个月,我大闺女生疹子,白天哭晚上哭,哭得我心都碎了。”高丰爱接过话茬说,“怕传染‘小荣光’,我狠狠心把闺女送到了婆婆家,谁知没过几天孩子就不行了……”说起这事,高丰爱满眼泪水,“我对俺那口子说,往后‘小荣光’就是咱的大闺女!”
双腿盘起,斜倚在被子上的高丰爱,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忆起往事,清晰如昨。
“宁可苦咱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亏了八路军的孩子。”高丰爱说,“小荣光”的父亲是一位叫王一夫的八路军干部,和妻子转战南北,没时间带孩子,将“小荣光”托付给她。刚来的时候,“小荣光”整夜整夜地哭,她就抱着她满炕转、满地走。自己的孩子夭折后,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小荣光”身上。奶水不足,她用家里仅剩的一点白面做成点心给“小荣光”吃,家里母鸡下的蛋也全喂进“小荣光”嘴里。一次,“小荣光”突然发烧,不久嘴角开始溃烂,她和丈夫抱着“小荣光”四处寻医问药,最后在30多公里外的福山抓回了药,终于把病治好……
就这样,“小荣光”在全家人百般呵护下,慢慢长大。7岁那年,看见自己漂亮结实的女儿时,“小荣光”的父母对高丰爱一家感激不尽。
时光荏苒,现如今,当年的“小荣光”也已经80岁了,这对特殊的母女经常通个电话,互道平安。
“小时候叫妈,大了叫干妈,现在又叫我妈妈。前几天她还打电话问我身体情况呢。”说起“小荣光”,高丰爱一脸自豪,“俺这个闺女没白养,又给我寄钱,又领我去北京玩,还给我买衣服。”
刘海军告诉记者,“小荣光”离开雀刘家村后,随父母到了北京。她大学毕业后,在医疗系统工作到退休。这些年,她一直挂念着这个远方的“妈妈”。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把高丰爱接到北京住了10多天,陪着她看了故宫,去了天安门广场,逛了颐和园和动物园。后来,她又多次邀请高丰爱到北京去,高丰爱怎么也不肯再去。她说:“孩子那么忙,咱去了净添麻烦!”
“‘小荣光’,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我们等你回家!”采访结束,高丰爱告诉记者,这是她最想对“小荣光”说的话。秋日阳光下,高丰爱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幸福与期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