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采购公用物资,官兵不再先行垫付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5:02
导读:采购公用物资,官兵不再先行垫付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代翔 “现在官兵购买公用物资,不用自己垫钱了!”11月初,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管线团财务室内,分

采购公用物资,官兵不再先行垫付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代翔

“现在官兵购买公用物资,不用自己垫钱了!”11月初,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管线团财务室内,分管后勤工作的李副团长查看近段时间的账单报销记录,发现官兵采购公物全部使用单位统一组织办理的公务卡。看着问题得到解决,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还要从李副团长那次到三营检查说起。检查中,他发现连队有部分官兵的网购消费水平明显高出其他人,而且次数比较频繁。带着疑问,他与这些官兵进行了座谈。

“副团长,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没有高消费”“就是为连队购买公物,用自己的钱垫付了很多”……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事情原委。

听完大家的解释,李副团长陷入沉思:营连正常使用经费采购公用物资,为什么要让官兵个人垫付?

为进一步弄清情况,李副团长把三营的干部和负责采购工作的骨干叫来询问。果不其然,他们都坦承,采购公物个人先行垫付的情况比较普遍。

原来,以前在驻地附近市场采购,都是由单位统一进行结算,官兵无需自掏腰包。现在网上购物方便快捷、选择性多,官兵大都选择这种方式,但需要先付款才能发货。

谈及此事,大家纷纷表示无奈:基层采购公物金额小、次数多,反复去机关借款费时费力。为了方便,经办人就直接用自己的钱垫付。

“虽然账单最后能报销,但是让官兵用自己的钱先行垫付,无疑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消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侵害官兵的正当权益!”带着问题,李副团长返回团机关。经过一番研究商议,团领导达成共识:为满足基层网购需求逐渐增多的实际,机关必须主动靠前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基层办理公务卡。

会后,团保障处加紧为营连办理了公务卡,确保一个连队至少有一张。此举一出,立即获得官兵好评。

然而,事情至此尚未结束。前段时间,李副团长在检查财务工作时,又发现基层部分司务长采购公物仍然由自己垫付。

“为什么放着公务卡不用呢?”为了一探究竟,李副团长再次来到三营调研,发现了公务卡在基层逐渐“遇冷”的症结所在。原来,按照规定,用公务卡消费原则上需要在一个月内还清欠款,而为营连办理的公务卡在部分干部骨干名下,极易影响个人征信。官兵普遍反映有些账单很难及时报销,于是只好继续用自己的钱来垫付。

调研中,多位司务长还讲了自己在报销公务卡账单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即便熟悉经费报销规定,一旦出个小错误也得反复折腾,这样所有流程就得从头再走一遍。”

“有时需要紧急购买物品,却一时联系不上负责审核的助理员,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对不符合要求的报销事项,机关基层不能一次性对接清楚,经办的官兵就要多跑几趟。”

……

“说来说去,问题的根子还是在机关。”团领导认为,机关的工作在落实落细上还需要下功夫,保障官兵正当利益仅仅做了还不够,必须跟踪问效,让官兵真真切切感受到组织关怀,坚决不能把“暖心事”办成“烦心事”。

根据官兵反映的问题,该团机关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印发经费报销手册,明确报销程序和注意事项等,让官兵一学就会、照着能做;组织经费使用管理集中培训,帮助官兵掌握规定、提升技能;建立固定网购账户,基层通过该账户采购后,机关可协助开具发票、审核订单;开辟“绿色通道”,每周固定时间办理报销事项,不让官兵来回跑。

报销时间越来越短,回款速度越来越快,基层的公务卡又“热”了起来。如今在该团,购买公物基本可以在公务卡的还款周期内完成采购结算,不再需要官兵先行垫付。

记者感言

“公事私办”不可取

■孙兴维

眼下,随着基层经费开支的增加和基层财物支配权的加大,基层采购活动越来越多,网购公物时官兵先垫付后报账不是个别现象。如何让基层的经费使用和物资采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如何将标准经费用好、用出效益、用出战斗力,是基层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管线团的做法虽算不上“创新”,却是实在管用的因应之举,有力维护了官兵的正当权益。“私事公办”当严禁,“公事私办”亦不可取,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让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毕竟干好工作既要讲“觉悟”,更要讲“规矩”。

基层事务费怎么花,基层自己说了算

■刘子玉  杨帆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刘会宾

前段时间,提到基层事务费核销,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保障二队理财员董建忠直挠头。那次,他拿着连队消防器材的购置发票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机关找领导签字,历时半个月才把不到1000元的票据核销了。

其实,购置这些消防器材,董建忠本可以使用基层事务费自采,但由于担心“花钱出问题”,他选择上报机关业务部门申请配发。谁承想,申领过程中恰巧碰到上级安全检查,因“灭火器更换不及时”被通报批评。

明明有钱,就是不愿花、不敢花,类似现象,在该中心其他几个单位同样存在。一次,该中心财务处处长带领工作组开展专项调研发现,从几百元到2000元以下的票据上,竟有10多个人签字,报销时间最长超过了1个月。

“对于基层事务费一次性开支,多少钱由基层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多少钱由基层单位主要领导或支部书记审批,多少钱由党支部(党委)集体讨论决定,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为啥还需要这么多人签字?”这一现象,引起该中心领导的关注。他们利用挂钩帮建、下连当兵、检查工作等时机开展调研,结果令人深思——有的领导觉得基层分队层级低、干部战士资历浅,在管钱管物上担心“一放就乱”,容易出问题;有的单位为降低风险,不断人为加码,在规定之外再制订细则,层层审、级级批;还有的把基层经费集中到机关统筹,压缩基层权力空间。

在某团召开的恳谈会上,官兵实话实说,各有顾虑——“所需物资器材由机关统一配发,慢是慢了点,但经费使用安全稳妥” “我们学习了一些案件通报,总担心经费使用不当被问责”“眼看到年底,年度基层事务费开支不足三成,预算执行率成了问题”……

“基层事务费本身就是基层能‘拍板’花的钱,如果机关不敢放手,基层又不愿沾手,日常支出就无从下手,这笔经费便成了摆设。”该中心领导态度明确:基层事务费是保障基层单位按纲抓建、自主管理的重要财力支撑,各级必须破除陈旧思想藩篱,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帮助基层提高管钱理财能力,真正做到还权基层、权责一致。

为此,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心所属6类基层单位的基层事务费管理情况进行解剖式调查研究,出台了12项改进措施办法,同时开办“红管家学堂”,面向所属单位分管领导、财务人员、基层党支部(党委)书记和理财员就基层事务费使用管理进行宣讲。

不久后,中心财务处处长来到某仓库保障二队挂钩帮建。他在财务室检查看到,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多月,该队基层事务费预算执行率已经超过80%。理财员董建忠手里拿着一沓票据,一脸喜悦地对他说:“基层事务费怎么花,队里自己说了算,当天买明天报,官兵们越来越有主人翁的感觉。”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