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武当山 比拼真功夫
论剑武当山 比拼真功夫
——湖北省十堰军分区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见闻
■陈一琛 本报特约记者 蔡国夫
“现役军官、文职人员、职工、民兵这几类人员训练时间、训练课目不同,怎么能一起比”“战场上敌人可不会分辨你我他”……前不久,在湖北省十堰军分区党委议战议训会上,一场关于练兵比武如何开展的讨论激烈展开。最终,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让不同类别人员同台竞技。
10月的武当山下,十堰军分区2023年度群众性练兵比武拉开帷幕。3天时间里,300余名现役军官、文职人员、职工、民兵,围绕卫生与救护、森林灭火、轻武器射击等11个课目展开角逐。
“为了突出群众性,保证覆盖面,近两年参加过市级以上比武的人员不能报名参加。”十堰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告诉记者,今年首次参加比武的人员占比达60%。不论身份、年龄,大家都在同一标准下比拼,成绩才是硬道理。
“砰、砰、砰……”急促的枪声响彻靶场,火药味弥漫开来。丹江口市人武部政委韩秀飞以手枪10秒5发全中、步枪50环的成绩获得轻武器射击课目个人第一名,该人武部新招录文职人员史英凡打出手枪17秒5发全中、步枪48环的好成绩,该人武部一举拿下射击课目个人、团体两个第一。
“以前比武按人员类别分组,参加的经常是‘老熟人’。这样也许能获得好名次,但不利于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韩秀飞说,让更多新人上场“亮剑”,可以促进大家一起研习“剑法”,提升战斗力。今年,该人武部派出15名未参加过比武的人员,为他们提供展现“身手”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实战化训练的氛围。
赛场另一边,野战炊事课目比武也在紧张进行。洗菜、切菜、配菜、生火、炒菜……各小组配合默契、操作熟练。曾经,这是一个民兵“专属”的课目,今年大多数参赛队伍里都有文职人员的身影。保障力就是战斗力,文职岗位也是战位。新入职的竹溪县人武部保障科助理员徐兵第一次参加比武。赛前,他向老民兵请教,勤加练习,补齐短板弱项。最终,他所在队伍获得该课目第二名。
功夫深不深,赛场见高低。据统计,本次比武共有20名新面孔成为“黑马”,在参赛课目中取得前三的佳绩。十堰军分区领导表示,此次比武立起了向战为战的鲜明导向,下一步将继续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挖掘各专业能人,提升训练水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