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成长的“垫脚石”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杨开明 通讯员 程春蕾
“经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撤销樊蓥鑫同志的八班班长职务……”话音未落,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中士樊蓥鑫低下头,感觉全连官兵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自己身上,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两年前,由于各项工作表现出色,樊蓥鑫在同年兵里脱颖而出,率先走上班长岗位。可好景不长,他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开始逐渐显露:
一次演习,连长安排樊蓥鑫负责阵地警戒。由于粗心大意,他没有仔细核对坐标,设置的潜伏哨突出冒进,很快被蓝军捕获,成了“敌人”渗透的突破口……
生活中,樊蓥鑫也渐渐端起班长架子,对上级指派的任务倒手分给其他战士,自己当起“甩手掌柜”。参加体能训练也不再身体力行,经常站在终点当计时员。
发现这样的苗头后,连队支委纷纷对他进行劝导,但改观不大。随着时间推移,八班成绩不断下滑,甚至在全连垫了底,樊蓥鑫还出现体能考核不及格的情况,在战士心中的威信越来越低。为了挽回局面,该连党支部研究决定撤销樊蓥鑫的班长职务,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撤职令如同一道霹雳,击中樊蓥鑫的心,感觉丢了“脸面”的他,干什么都不积极。指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和他谈心交流,却收效甚微。
不久后,恰逢旅队组织专业技能创破纪录比武,想到樊蓥鑫曾参加比武拿过名次,连长特意安排他给参赛队员讲讲经验。谈及自身的比武经历,樊蓥鑫如数家珍,从专业知识讲到装备性能,从操作手法讲到心理调节……回想起自己曾经意气风发而现在却迷失了自我,樊蓥鑫红了眼眶。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振作起来,找回自我,用实际行动提升自己、证明自己。
从那以后,樊蓥鑫开始和自己较劲:训练场上总要比别人多跑几圈,针对短板弱项自主加班加练;对连队安排的任务,都尽心尽力完成,看到战友忙不过来就主动帮忙;理论学习更加走心入脑,交流心得体会积极踊跃发言……
面对比自己兵龄短的新班长,他不仅积极配合工作,还结合教训不时进行提醒帮助。装备换季保养期间,他脏活累活抢着干,效率和标准都非常高,战友们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该连党支部研究骨干调整方案,樊蓥鑫因素质过硬、表现出色,再次走上班长岗位。“二次上岗”后,樊蓥鑫说:“挫折是成长的‘垫脚石’。反思几个月来的人生起落,只有坚强地面对挫折,勇于正视自我、认真作出改变,才能走出低谷。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工作,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不知不觉间,樊蓥鑫的“逆袭”故事在连队传为佳话。教育课上,指导员让他现身说法,引导大家围绕“如何正视挫折”展开热烈讨论,不少训练成绩不佳和工作能力不突出的同志受到鼓舞,纷纷制订了个人奋斗目标。
失败,是成功的“加油站”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杨开明 通讯员 钱加乐
深夜,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会议室内,有关炮班班长岗位调整方案的讨论仍在进行:“两名同志各有优势,用谁都可以”“两个人都很上进,担任班长的意愿比较强烈”……
大家口中的两名候选人,来自同一个班。下士陈浩然年轻,敢打敢拼、性格要强、工作积极;二级上士乔海峰老练,经验丰富、做事稳妥、考虑周到。
经过充分讨论,连队最终选择了陈浩然,希望他的冲劲能够给连队增添新的活力,同时让年轻战士得到锻炼。命令宣读完毕后,相比于陈浩然的兴高采烈,乔海峰面不改色,但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很失望。
接下来的日子,乔海峰仿佛变了个人,遇到任务总是推诿,工作标准也有所下滑。看到他的变化,该连指导员主动靠了上去,工作做了一大堆,可乔海峰总是慢悠悠地笑着回答:“我没事……”
一个周末,乔海峰接到通知,由他带队修缮器械训练场。分配好工作之后,他便以伤病为由回宿舍休息去了。现场没了负责人,工作标准可想而知,第二天新兵训练时,固定不稳的器材险些让战士摔倒受伤,连长得知后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返回宿舍途中,乔海峰看见班长陈浩然正带着几名同志对器械进行重新整修。“当兵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让别人给我‘补过墙’!”乔海峰愣了几秒,便跑了过去。
“我的工作失误,我自己来弥补。”乔海峰一把抢过战友手里的扳手,开始拧起螺丝。
“别放在心上,咱们是一个班的战友,你的活就是我们的活,我们有事也肯定需要你啊。”听到班长的话,乔海峰迟疑了一下,嘴上虽然挤出了一个“嗯”字,但手明显更用力了。
自此以后,乔海峰解开了心结,不再消极度日。一次教育课,他结合自己的经历,第一个站起来分享感悟:“没能当上班长,我曾有过失落与不甘,但战友对我不离不弃,现在我明白,作为一名战士,绝不能被一时的负面情绪所左右。我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的年轻战友成长,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之后的班务会上,他积极发言,犀利点出班里存在的问题隐患并提出整改建议;训练中,他主动传授技巧,毫无保留……一段时间过后,他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一次,连队组织实弹射击。随着装填口令传出,输弹链却没有一丝动静。“输弹链故障!”陈浩然话刚出口,这时,乔海峰就冲了上去。只见他用左手紧紧拉住输弹链,右手迅速拧动螺丝,随着“咔哒”一声,输弹链弹出,炮弹顺利入膛……
事后,陈浩然找到乔海峰道谢,乔海峰说:“班长,你就大胆地带着咱们班往前走,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编余小议
练就一颗坚强的心
■刘伟祺
以上两篇报道,反映的问题很常见,道理也很朴实,但两名战士面对挫折和低谷,能够在组织和战友的帮助下,迅速转变心态、调整状态,恰恰说明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有多重要。
眼下,新生代官兵正在成为军营的主体,为强军兴军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但不得不承认,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个别年轻战士性格敏感、情绪不稳、心理脆弱,受到批评、遇到挫折很容易自暴自弃,缺乏迎难而上、知耻后勇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这与军人应有的血性和战斗精神并不相称。
恩格斯说:“枪是不会自己射击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们。”因此,对于一名合格的战士来说,除了掌握过硬的军事技能,练就强大的内心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刚踏入军营的年轻同志,一定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正确看待一时的挫折,勇于面对人生的坎坷,自觉接受风雨的洗礼,最终通过血火的考验,达到“心胜”的境界。一位军事专家说:“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心中。”“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跨过这一步,我们才有资格走向未来战场,才能战胜任何敌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愿广大战友都能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成为“心胜”“自胜”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