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我们报道过的那些人和事 | “点单式”授课:半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4:09
导读:“点单式”授课:半年超过100场 ■鲁渊博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 ?越 新闻回顾 6月28日,“基层传真”版刊发了来自第83集团军某旅的一篇报道——《“红星”宣讲服务队

    “点单式”授课:半年超过100场

    ■鲁渊博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  越

    新闻回顾

    6月28日,“基层传真”版刊发了来自第83集团军某旅的一篇报道——《“红星”宣讲服务队“接单”授课》。所谓“接单”授课,就是由各单位先收集上报基层官兵需求,然后机关梳理、筛选、确定主题,指派宣讲员进行现场授课。这种由基层官兵“下单”、机关“派单”、宣讲员“接单”的“点单式”授课模式,是该旅紧盯官兵思想实际、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如今,半年过去了,这一创新模式效果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绩?又遇到了哪些挑战?请看我们组织的回访。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政纪模范连’官兵在街头露宿,用实际行动书写‘胜利之师睡马路,南京路上不扰民’的感人事迹……”寒冬时节,笔者来到第83集团军某旅回访,正碰到“红星”宣讲服务队成员在某连俱乐部为官兵授课,该旅政治工作部孟干事坐在最后一排,列席旁听。

    “今年上半年,我们探索出‘点单式’授课模式,由基层官兵‘下单’、机关‘派单’、宣讲员‘接单’,取得了可喜成果……”走出俱乐部,孟干事向笔者介绍,这种授课模式在全旅推开后,深受官兵认可和喜爱。截至目前,像这样的授课,他们已组织了100多场。

    说话间,孟干事递过来一份该旅教育计划安排,笔者打开看到,今年下半年以来,该旅重点围绕阶段性工作任务,以上级要求和条令规定的教育内容为主制订“主菜单”,以基层官兵建议、当下时事热点为辅订制“配菜单”,不断优化“点单”“派单”“接单”方式,进一步明晰授课内容选择、宣讲骨干培训、责任区域划分等内容,实现了教育计划落实与官兵需求满足的有机融合。

    为一探究竟,笔者来到某连,只见综合信息窗屏幕上正在滚动播放该旅优秀理论骨干、二级上士杨振兴的事迹。孟干事介绍说,近几个月以来,杨振兴成为战友们眼中的“红人”,更是“红星”宣讲服务队“人气”最高的成员之一。

    “我是‘雷锋二班’班长杨振兴,刚接到了一个宣讲‘订单’……”走进该连学习室,笔者见到了正在备课的杨振兴。孟干事介绍,作为荣誉班的班长,杨振兴把光荣历史与部队实践、官兵思想与个人成长巧妙结合在一起,打造出多堂精品课,深受大家欢迎。这其中,尤以《让雷锋精神绽放时代光芒》反响最为强烈,很多连队的官兵都来“下单”点课。

    战士王豪冉是今年9月入伍的新兵,他听杨振兴讲过这堂课。“以前,我对雷锋的了解还比较片面,以为就是做做好事那么简单,现在才知道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对新时代青年官兵走好军旅路具有很强的教育示范意义。”王豪冉说,“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但从杨班长嘴里讲出来,味道就不一样,让人很受触动。我也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岗位精武强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士兵!”

    为了不打扰杨振兴备课,笔者和孟干事离开该连,前往机关。路上,笔者问道:“推行了这么长时间,‘点单式’授课模式遇到过什么困难没有?”

    “当然有。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营区点位相对分散,授课骨干力量不好调配。”孟干事快人快语。他接着说,得益于官兵们的建言献策,“点单式”授课模式开始“进化”了。原来,他们探索出了理论宣讲区域协作制,即按照“业务相通、地域相近、资源互补”的原则,划分不同宣讲服务区,在同一个区域内,实行教育计划共拟、骨干力量共配、精品课堂共享,让教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配置,提高了教育质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我军制订了有关实施办法,军人新增了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等假期……”前不久,孟干事在整理基层官兵需求时发现,正在担负某项执勤任务的某连官兵,比较关注与《军人休假工作暂行规定》相关的话题。于是,协调机关“派单”给该片区负责人、某连干部雷雪冰,让他统筹完成授课任务。“接单”后,雷雪冰结合该连人员和任务实际认真备课,深入班排进行政策宣讲,赢得官兵点赞。

    笔者了解到,随着“点单式”教育模式的持续走红,越来越多的理论骨干申请加入宣讲行列,如今的“红星”宣讲服务队已扩大到120人。

    “红星”宣讲服务队队员“接单”授课,带领官兵重温优良传统。莫 然摄

    官兵恳谈

    “点单”变“接单”

    ■某旅下士  柳润发

    “恭喜你通过考核,成为‘红星’宣讲服务队的新成员!”前不久,喜讯传来,战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从台下的听众变为台上的教员,角色的转换让我欣喜之余,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今年上半年,我们旅创新推出了“点单式”授课模式,战友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因为大家发现,课堂上所讲的就是我们最想听到的内容,授课人分享的就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

    “基层一线虽苦,却是肥沃的‘蹲苗田’;哨位战位虽累,却是最好的‘练兵场’……”今年8月,我和其他几名班长骨干“下单”了一堂主题为“让青春在火热军营绽放绚丽之花”的教育课,很快就得到了回应。那天,“红星”宣讲服务队一位教员专门来到我们连。近2个小时的授课,课堂上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也就是那天,我产生了加入“红星”宣讲服务队的念头,并正式提出申请。没想到,现在我的梦想成真了。今后,我要抓紧提高能力水平,力争让自己讲的每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都受战友喜爱。

    把“菜谱”订好

    ■某旅机关干部  陈  龙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层级的官兵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旅党委广泛收集官兵意见建议,探索推开“点单式”授课模式,作为常规教育方法手段的拓展和补充。这个模式提高了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产生了不错的反响。

    有一堂课让我印象深刻。在汇总梳理基层官兵需求时,得知某连官兵希望机关围绕“如何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组织一堂授课,我们第一时间“派单”给“红星”宣讲服务队成员、“雷锋二班”班长杨振兴。杨振兴“接单”后,一边搜集资料,一边深入调研,认真备课。授课当天,他结合今昔对比,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及对新时代官兵的要求,大家听后很受触动。

    坐在台下的我深刻感到,社会环境变了,对象变了,教育必须跟着变,推进全方位创新。新的一年,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点单式”授课模式,把“菜谱”订好,给官兵提供更加精准、解渴的教育课。

    回访手记

    期待更多以效果为导向的教育创新

    ■张 良

    半年前,在组织刊发《“红星”宣讲服务队“接单”授课》一文时,编者就和作者预约了年底回访的事。因为我们想知道,教育创新有多迫切、有多难,而基层部队进行自主创新的热情又有多高。

    自2020年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本版刊发过很多关于教育创新的报道,从活用VR设备、“学习强军”APP、军营唱吧,到打造“多维讲堂”“车厢微课”“强军故事会”等,各部队着实想了不少深受官兵欢迎的新招、实招。但一问教育效果如何,有的施教者说话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

    反观第83集团军某旅的“点单式”授课模式,推行半年间,官兵“点课”已经超过了100场,教员队伍扩大到120人。试想一下,如果这种模式不受欢迎、效果不好,没有发挥教育应有的功能,是很难保持这种热度的。这说明,无论哪种教育创新,都必须围绕“效果”展开,偏离了这个基准点,再怎么努力,都可能是表面功夫。

    过去一个时期,有的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评价的怪圈,经常与备战打仗工作抢资源、抢时间、抢人头,借此体现“存在感”;曾经一段时间,翻笔记、查登记、考背记是一些机关检查基层教育落实情况时惯用的“三板斧”,官兵们意见很大,但除此之外好像并无他法。如今,随着《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以实际成效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办法(试行)》等法规文件的出台,这种局面正在得到扭转,很多做法被叫停,各部队开始以效果为导向展开教育创新,探索出很多好办法。

    同时,不得不承认,在这些探索中,仍不乏商榷之处,比如有的片面强调“抬头率”,有的指定专人统计鼓掌次数,有的利用科技手段抓取战士听课表情……虽然看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难免“装腔作势”,变成新的形式主义。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创新说难也不难,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评价能否跟上,与之匹配。正如第83集团军某旅的做法,从“点单”的多少和对部队战斗力提升的促进,可以看出授课质量的高低和授课效果的好坏。

    当然,这些并不足以支撑对一种教育创新的评价。接下来,“点单式”授课模式必然还会面临新情况新挑战。我们将持续关注,并期待基层部队涌现出更多以效果为导向的教育创新。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