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
■金泽星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这个传家宝坚持好运用好,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努力做实事求是的模范,不断推进事业发展
1943年冬天,延安小沟坪山脚下中央党校大礼堂将要竣工,党校的负责同志想在礼堂正面挂一个校训题词,于是找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沉思片刻,饱蘸浓墨,挥毫写就“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直到今天,“实事求是”依然是中央党校的校训,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自觉在工作中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实事求是之风。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和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发展,都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结果。历史充分证明,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这个传家宝坚持好运用好,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努力做实事求是的模范,不断推进事业发展。
不务实情,难务实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将实事求是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才能作好决策、推进工作、求得实效。然而现实中,有的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实际效果,考虑更多的是上级关注不关注,形式上是否过得去;有的脱离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搞“短平快”,急于求成;还有的怕麻烦、怕担责,遇事不从实际出发寻对策,习惯于因循守旧按过去的套路办……这些都是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表现,倘若不加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工作成效,还会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处处立足实际考虑问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恪守实事求是原则相统一,真正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统一起来,确保解决问题有办法、开展工作有实效。
习主席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党性越强,政治立场就越坚定,就越能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处理问题、作出决策;反之,则容易受私心所扰,为名利所累,导致工作脱离实际。做实事求是的模范,要求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提升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同时,还应自觉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袭,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要了解实际,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查研究工作做得越扎实、越细致、越深入,就越能够掌握真实情况、作出科学决策。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能不能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回应好,关键在于做到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迈,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获得的情况进行交换、比较、反复,从而让零散的认识系统化、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抽象的认识具体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衡量党员干部有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关键要看能不能说真话、报实情,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真刀真枪抓落实,对出台的政策、部署的任务、发现的问题,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始终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特别是对一些开创性、重复性、艰巨性的工作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多杀几次“回马枪”,多来几个“回头看”,坚决杜绝“伪落实”“慢落实”“选择性落实”等错误做法,真正做到落实不到位不撒手、抓不出成效不罢休。
(作者单位:91208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