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琼崖革命精神” 五指山下书写新时代的忠
华夏经纬网讯:(虞鹰)五指山毛阳镇,是“海南省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琼崖纵队曾在这片热土坚持武装斗争,创造了“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武警海南总队儋州支队执勤六中队(以下简称“中队”)就驻守在这里,多年来,中队坚持用琼崖革命精神建队育人,在五指山下书写了新时代的忠诚篇章。
中队自1972年入驻以来,一茬茬官兵面对长期艰苦环境,始终保持初心本色,实现连续38年执勤无事故,连续27年被评为“先进”,2019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21年被表彰为“武警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1次。
近日,“忠诚守护的地方”武警部队主题网络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海南总队儋州支队执勤六中队,实地探访感受中队“党员干部一面旗,争先创优一条心,黎村苗寨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和“铁心向党、艰苦奋斗、扎根深山、甘于奉献”的毛阳精神。
中队荣誉室。(摄影:虞鹰)
铁心向党 红色沃土深植忠诚基因
中队地处五指山腹地的老少边穷地区,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官兵常年在深山老林中生活、执勤,过着“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出门看大山,进门侃大山”的枯燥生活。中队党支部将琼崖革命精神作为支部建设的传家宝,不断增强支部的战斗性,在支部和全中队大力营造“学传统、知传统、用传统”的浓厚氛围,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精神支柱,激励一茬茬官兵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担当使命、忠诚奉献。
中队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举行红色教育活动。(摄影:虞鹰)
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中队官兵携手驻地毛兴军民希望小学师生代表,以“缅怀革命先烈 追忆红色历史”为主题举行红色教育活动,升国旗唱国歌,为烈士敬献鲜花,在纪念碑下缅怀先烈,走进纪念馆参观实物,切身感受革命先驱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当时,黎族苗族同胞们发挥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提出了自己染黄布的办法,利用当地一种叫黄姜的药材,将黄姜捣碎,用汁液和白布一起浸泡染成了黄布……”在纪念馆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雕塑前,中队红色讲解员李嘉伟结合实物讲述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故事,引发现场共鸣。“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是我们作为红色讲解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成为红色历史的传播者和守护者,我倍感荣幸。”李嘉伟说。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管理中心主任何辉,被评为“五指山最美退役军人”。2015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他便一头扎进了五指山山区,为了彻底改变纪念园的面貌,他一次次外出考察学习、翻阅革命历史书籍,寻访老战士、老革命和党史专家,重走革命路。“我只想把五指山的红色故事讲好,让更多人知道。”何辉说,自己将继续挖掘和搜集更多关于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讲好、讲活红色故事。
中队坚持把琼崖革命精神作为传家宝,每年新发展党员,都要到琼崖纪念碑下组织宣誓,经常带领官兵到陈列馆学习“海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故事。琼崖革命精神深深激励着每届支部、每名党员、每个官兵用优良传统砥砺初心本色。历届支部班子一方面坚持传承“二十三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一方面用学队史、学传统来强化官兵使命担当,每年新兵下队都把奖牌一块一块数,事迹一个个说,连续27年“先进”的荣誉延续在官兵不懈的努力中。
“两年一趟长征路 两月一双解放鞋”
在二十号哨所前,杨兴科为战士们开展入队教育。(摄影:虞鹰)
“忠诚,它是信念,但它不是一个口号,它更加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应该在我们的具体的实际行动上。希望大家从实际任务出发,忠诚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在二十号哨所前,武警儋州支队杨兴科正在和战士们重温20号哨所的故事,进行下队前教育。
“巡逻之路可以说是过村过山过水。这个路上感受到了村庄,也感受到了我们毛阳的山,毛阳的河,能够体验到我们哨兵所经历的所有的东西。”杨兴科介绍说。
1997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哨位”的二十号哨所,是中队官兵使命担当的“主战场”。官兵站岗是头顶断崖绝壁、脚踏幽谷溪流,巡逻一趟要徒步十里山路,两月能走破一双解放鞋,两年能走出一趟“长征路”,而途中蛇虫毒物出没、风雨天候无常,“一棍两人十里路”是标配,“营区日出库区雨”是常态。
有着8年党龄的中士刘森和,在心得体会本上写道:“艰苦奋斗是琼崖纵队的精神特质,也是我们‘毛阳兵’需要传承的红色基因。”
中队荣誉室展台内,整齐摆放的执勤“三件宝”——一根前端开裂的木棍、一双开胶磨破的胶鞋、一个洗的褪色的挎包。(摄影:虞鹰)
一茬茬官兵就这样在扎根山区、艰苦奋斗中,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毛阳精神”。
刻苦训练不服输 争做“英雄好汉”
“过江龙”的种子。(摄影:虞鹰)
“这是来自五指山的礼物,叫做‘过江龙’,它也寓意着我们官兵想成为、愿成为、能成为‘英雄好汉’,同时它也是‘海南十八怪’中提到的‘山里的豆子比牛眼大’的答案。”杨兴科表示。
中队官兵历年参加总队、支队各类比武会操,均获得十分优异的成绩。中队指导员金生获总队优秀政治教员第二名,一班长庞东获总队执勤岗位大练兵第一名,战士郭钟亮2023年获支队群众性练兵比武个人全能第一名。
庞东,在队服役十年,能够处处下真功夫,多次代表中队参加比武会操。2019年被评为支队“十佳士官”,荣立三等功两次。
张彬,在中队服役12年,担任班长9年,始终扎根山区,模范带兵,骨干作用突出,忠诚担当作为,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总说:“我不甘心落后,我不能停下,我还可以更好。”连续5年,他五公里武装越野和400米障碍稳居中队第一,至今还保持着中队5项纪录。他所带的应急班,多次比武取得良好成绩,已成为中队打赢致胜的一把“尖刀”。
郭钟亮,入伍六年,三次被表彰为“四有”优秀士兵,思想积极向上,军事素质突出,不服输求上进。在此前的比赛中,郭钟亮始终与冠军无缘,他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向更优秀的教练班长学习,克服短板弱项。他绑上数十斤重的沙袋绑腿,每天早起2小时跑步练耐力、深蹲练腿力、器械练臂力、举枪半小时瞄准练定力……2023年终于以绝对优势夺得军旅生涯的首个个人全能冠军。“多年夺冠失利让我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一直保持争冠的实力,就必须一‘坐二望一’的心态继续努力,不断突破自己。”郭钟亮说。
中队擒拿对抗训练。(摄影:虞鹰)
中队官兵始终涵养“氧气足干劲更要足,气温高热情更要高,环境好状态更要好”的海岛情怀,秉持“站得高,就要看得更远”,“海拔高,士气更要高、标准更要高”。近年来,中队多次参与处突抢险等任务,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14人,扑灭火灾7次,转移受灾黎族百姓30多名,被驻地黎苗群众赞誉为“大山里的保护神”。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