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完善民兵综合保障基地使用管理
河南省三门峡市完善民兵综合保障基地使用管理机制——
“基地共享”效益更集约
■黄振华 孟 朋 本报特约记者 凡军亚
“我们现在就把人防部门今年在基地训练的计划报过来”“我们今年训练任务重,要增加基地使用场次”……新年伊始,河南省三门峡市民兵综合保障基地主任江振华的电话接二连三响起,除了县区人武部的来电之外,驻军部队、党政机关、人防、公安等单位的年度承训计划和需求,也纷纷向他这里汇总。
2021年9月,占地189亩、旨在解决练兵备战、国防教育、学生军训、联训联演缺规范化场地问题的三门峡市民兵综合保障基地,历时两年建成完工。该综合保障基地设置有实弹射击区、重要目标防卫区、体能训练区、战术综合作业区和工作生活区,可满足200人食宿和多种训练、作业。
综合保障基地如何运行才能发挥最大效应?三门峡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在多方调研论证基础上,确立“统建共用、盘活资源、集约共享”的使用原则,切实加强协调统筹,提高基地综合保障效益。他们据此提交的《三门峡市民兵综合保障基地管理规定(试行)》,在2021年底的市委常委议军会上获得一致通过。依据该规定,他们联合市委组织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对基地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管理等进行全面规范,明确军分区一名现役军官兼任基地主任,负责基地总体运行;下设2名副主任和3个教研室,负责训练统筹、学生军训和生活管理等。
“教练员是基地的‘种子’,选好配强至关重要。”江振华告诉记者,秉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理念,他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民兵教练员。“英雄帖”一发布,咨询报名者络绎不绝。最后通过层层选拔,择优遴选的6名教练员成为保障基地第一批“武教头”。“再次穿上迷彩服站在训练场上,‘兵’的感觉又回来了,我一定发挥好自身特长,把民兵训好带好。”曾两次走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的自主择业转业军官、民兵教练员曹升文说。
“过去,驻军部队、民兵、公安、应急和消防救援等训练,基本上是各起炉灶、各训各的。如今,功能齐备的综合保障基地,让大家有了‘切磋技艺’的场所,保障基地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军分区领导介绍,民兵综合保障基地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承训近万人。前段时间,武警三门峡市支队在保障基地驻训。期间,他们与市民兵应急分队展开同步联训联演,民兵无人机侦察分队第一时间把现场实时画面传给支队,为官兵展开行动赢得时间;支队官兵将处突维稳技能传授给民兵,双方取长补短、收获满满。
“保障练兵备战是基地最重要的课题。”江振华表示,新年度军事训练已经展开,新一轮军事训练热潮即将在保障基地掀起。“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力保障是我们不变的承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