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旅探索集约化组训模式提升训练质效
海军某旅探索集约化组训模式提升训练质效——
课目分头攻关 成果集中共享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李伟欣 通讯员 周正松
数九寒冬,海军某旅训练场上热气腾腾。
“两手向上做引体,收腹举腿快交替,勾卷绳索要灵活,两腿伸直人站立……”训练间隙,一名班长结合自己总结的口诀,为大家进行攀登课目动作演示,前来见学的各营连骨干边观看边记录要点。
这是该旅探索集约化组训模式出现的寻常一幕。据了解,该旅基础训练课目大体相同,以往各营连都是各练各的。去年以来,随着部队使命任务拓展,出现了很多新课目。但各营仍沿用原来的办法,受时间、场地、器材、人才等因素限制,一时难以为继,训练质效提升较慢。
“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新课目,实在是人手不够,无法做到统筹兼顾”“同一个训练课目,各营都在探索,虽然有利于内部竞争、优中选优,但同时也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针对基层官兵反映的问题,议战议训会上,旅党委一班人认识到,必须摸索出一种科学高效的组训方法,把训练资源整合起来,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
综合各方意见,旅党委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课目分头攻关、成果集中共享”的集约化组训模式,即在基础训练实施过程中,各营连无需逐个课目探索组训方法,而是根据旅里的部署,发挥各自优势,认领擅长的课目分头攻关,探索形成训法和教案,经实战检验论证后向全旅推广,实现成果集中共享。
涉水射击是该旅的一个难点课目。以前,各营连虽然摸索出一些招法,但各有各的路数,到了合成训练阶段,经常“捏”不到一块,迫切需要统一规范。受领任务后,一营把优秀骨干集中起来,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为解决“站不稳”问题,他们在陆地模拟海水环境,站在浪木上练瞄准;为解决“瞄不准”问题,他们在枪械上安装激光模拟器,记录浪涌频次与相应瞄准轨迹……通过反复尝试,大家总结出16条训法,并形成完整的训练教案和演示视频。在检验性考核中,该营官兵熟练运用这些技巧,涉水射击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随后,该旅推广了一营的做法。
组训模式好不好,关键要看训练效果怎么样。很长一段时间,在海上驾驶课目训练中,某营三连始终找不到突破口,不少问题久拖不决。旅里推行集约化组训模式后,四营受领了这一课目,探索出一整套实用管用的经验做法。此后的训练中,三连对照四营编写的教案和训练手册专攻精练、查缺补漏,很快破解多个重难点问题,训练成绩突飞猛进。
“分头攻关,有特长的营连充分发挥特长,‘集中力量办大事’;成果共享,训练资源得到有效盘活,‘他山之石可攻玉’。”该旅领导介绍,这种组训模式的推开,使各个营连摆脱了“大呼隆”“一刀切”式的低效训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20多个新课目的训法探索,训练质效稳步提升,有效激发了官兵研训谋战热情。
点名如点睛,高效不走空
值 班 员:火箭军某营干部 胡晓龙
讲评时间:1月4日
最近,有同志反映连队晚点名时间过长,每个问题都要分点谈、展开讲,不但没抓住重点,有时还因超时,给大家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带来影响。
这几天,通过检查晚点名秩序,我发现几个共性问题:刻意追求形式,由连到班逐级讲,一些在班排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在反复强调;对讲评内容缺乏梳理总结,要点不清、层次不明,抓不住主要矛盾;点出问题却讲不透问题,只是空谈大道理,缺乏针对性,也很少提出改进措施。
点名是连队一日生活制度的重要环节,《内务条令》对组织点名的时机、时长、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这一制度用得好,能够凝神聚气,推动连队建设发展;用不好,反而会滋生一些问题,引发官兵不良情绪。
点名如点睛,高效不走空。今后组织点名前,要想好讲什么、怎么讲;点名时,注意抓大放小、长话短说,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重点问题上,不要讲空话、套话、废话。这样才能使点名起到应有作用,为大家每日的工作训练注入动力。
(张晓辉、张源湲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