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探究英模连队“红四连”数十年永葆先进的奥秘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3:28
导读:“红四连”为什么像个“强磁场” ——探究一个英模连队数十年永葆先进的奥秘 ■解放军报记者 夏洪平 孔鹏鹏 洪治 大寒时节,记者走进第71集团军某旅采访,恰逢该旅“红四

“红四连”为什么像个“强磁场”

——探究一个英模连队数十年永葆先进的奥秘

■解放军报记者 夏洪平 孔鹏鹏 洪治

大寒时节,记者走进第71集团军某旅采访,恰逢该旅“红四连”举行“军事训练模范红四连”授称30周年纪念活动。

作为一支从井冈山走来的连队,“红四连”一直是响当当的“老先进”,先后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5次、集体二等功13次、集体三等功22次。

实事求是地说,一支连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先进,不难。难的是像“红四连”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处于先进行列。记者与官兵探讨,“红四连”是如何做到的?

指导员说:“我们真没什么‘独门绝招’,但有个惯例,那就是四连从不挑兵。不管什么样的兵送到四连,我们都有信心把他变成好兵。”

发生在中士范鑫运身上的故事,颇能印证他的这番话。

还是新兵时,范鑫运就听说旅里有个名气很大的“红四连”,比武考核次次第一,年年获评先进连队。他的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要分到这个连队,太累!

无巧不成书。下连时,范鑫运被分到了四连。到连队报到那天是个阴天,他感觉自己的心情“和天空一样阴沉”。

然而,义务兵服役期满时,范鑫运主动递交了留队申请书。如今,他已成长为所在专业的全旅首席教练员。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范鑫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进了四连,想不进步都不行!”范鑫运对记者说,“红四连”涌动着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刚开始自己被不由自主地推着走,渐渐地,他开始主动迈步向前,而且越走越快,最后奔跑起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记者理解,这股力量,来自环境和氛围。“红四连”官兵的话更形象直观:四连有一个强大的精神磁场,每个进入四连的官兵,都会被渐渐“磁化”。

记者追问,这种神奇的“磁力”是怎么产生的?大家争着回答——

新兵下连,第一件事是参观连史馆,第一堂课是连队光荣传统课;新干部报到,唱的第一首歌是连歌,喊的第一句口号是连魂;

每天唱连歌、诵连魂,每周征集官兵对党员骨干的意见建议;每半年更新连史荣誉簿,将比武夺得名次、工作表现突出的官兵事迹写入连史;将每年11月定为“红色传承月”,组织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

训练场上,干部站排头,打第一枪、投第一弹、跳第一伞;站哨帮厨,全连官兵拉通排班,谁都不享受特殊待遇;掏下水道,干部骨干挽起裤腿,带头往污水里跳;

……

坦率地说,听到这样的回答时,一开始记者感到有些“失望”。因为这些做法并不新鲜,很多优秀连队都是这样做的。

“红四连”官兵坦陈,这些做法可能不会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就会特别管用,就能让连队产生神奇的“磁力”。

正在连队蹲点的该旅一名领导则思考得更深刻:“‘红四连’通过日积月累的红色文化熏陶和胜战荣誉濡染,将部队厚重红色底蕴深深植入官兵血脉基因,内化为传承弘扬英雄精神的文化自信,外化为奋进强军新征程的文化自觉。”

一席话,让记者豁然开朗。文化的力量,同样是一支军队重要的制胜力量。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最关键的是让官兵从内心深处完成文化洗礼和精神重塑,让红色基因真正在官兵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

这就不难理解,提到“红四连”,人们总是习惯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连队“不一样”。当红色文化照亮官兵的精神星空,四连官兵从里到外都焕发出不一样的精气神。

——“红四连”的兵很有辨识度。列队行进在路上,口号、歌声最响亮的一定是他们。

——比武、考核、竞赛,“红四连”官兵只认一条:不拿第一就算输。去年底,旅里组织基础训练考核,军官组前十名,四连占六席。

——不管干什么,“红四连”官兵只有一个念头:“给四连争光”。干部邓日明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集训,为了争取一个高危试训课目的参训名额,他咬破手指写血书:“请给‘红四连’一个机会!”

……

同样,当记者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红四连”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做法时,也咂摸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去年5月,旅里组织上教育大课,“红四连”一名战士因头天夜里站哨,在课堂上打瞌睡,被当场点名批评。

回到连队,连长没有批评那名战士,而是组织全连官兵在楼前连旗下集合。“同志们,今天我们举行降旗仪式,因为我们给连旗抹了黑。”说完,他亲手将连旗的高度降下来。

看着高高飘扬的“红四连”连旗徐徐降下,那名战士的泪水夺眶而出。全连官兵的眼眶,也都红了。

记者相信,当连旗降下的那一刻,“红四连”每名官兵都深深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已经与一支英雄连队紧紧相连。也是在那一刻,红色基因所蕴含的力量更加真切地投射到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与这支连队的文化血脉实现心灵上的融通。

这,应该就是“红四连”的精神磁场,对官兵灵魂深处的永久“磁化”。

有一种力量更深沉更持久

■夏洪平

“红四连”纪念授称30周年,多位退伍老兵千里迢迢“回娘家”探亲。

他们有的风华正茂,有的两鬓染霜,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开口声如洪钟,坐下腰板笔直,走路脚下带风,浓浓的军人气质扑面而来。

回首军旅生涯,老兵们说得最多的是:今天事业有成,得益于当年在部队的磨砺锻炼。

习主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绝大部分官兵来说,从军报国只是一段生命旅程,他们最终还会告别军营、回归社会。当军营红色文化照亮他们的精神星空,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身在军营,精武强能、无私奉献,他们是好兵;回到地方,千锤百炼的军人品质相伴人生,他们也会成为对社会有益有用之人。

从军数载,受益一生。这份军旅文化馈赠,就是红色文化以及对红色文化的自信给每名退伍军人的弥足珍贵而恒久保值的礼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不仅是给我们这支军队汇聚磅礴力量,也是为民族复兴厚植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强军论坛丨加强对干部忠诚度的考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