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的春天
那曲的春天
■李 磊
雪花落入寂寥的黑夜,寒风席卷冰封的戈壁。
兵站教导员肖荣坐在桌前和家人视频。“路边的迎春花已经开了”“湖里有小鸭子在游泳”……妻子和孩子一言一语,将他的思绪带回了千里之外的家。
屋外风雪依旧,那曲的初春是冬季的延续。
挂断了视频,肖荣披上雨衣打着手电,朝宿舍外走去。每当大雪来临前,他都要再检查一遍门窗是否关牢、器材是否捆绑加固。
肖荣所在的兵站只是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处落脚点。海拔4500多米的藏北草原上,有远离城市的风景,有缠在山腰的云雾,有洒遍阳光的冰川。
汽车兵出身的肖荣曾百余次带领车队入住这里。那时,他称之为“到站”。现在,面对过往官兵,他总会亲切地说一句“欢迎回家”。
2019年,已在格尔木某汽车部队战斗10多年的肖荣,接到“上山”的命令。一路上,他想象着在兵站工作的场景,规划着如何快速熟悉兵站的工作,还拟定了任职主官后的目标。车窗外,风雪交加,一条蜿蜒曲折的公路横穿荒芜的高原,每隔一阵就要爬上一个小坡。不顾愈发明显的高原反应,肖荣自信满满,期待能早点开展自己的工作。
汽车刚驶入兵站,肖荣的心就凉了一大截。夜幕笼罩下,两盏路灯在冷清的兵站门前闪烁着。白天接待过往官兵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只剩下孤独的小楼矗立在风中。肖荣站在大门前,只能感到耳边的猎猎风声和自己因高原反应而加快的心跳。
面对巨大的心理落差,肖荣并没有动摇在高原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从陌生到熟悉,从敬畏到热爱。4年的时光,肖荣消瘦了,皮肤变得粗糙,嘴唇干裂发紫,白发也多了。他告诉自己,要像格桑花一样,选择了高原,就要将根深深地扎进兵站的土壤里,开出美丽的花朵。
“扎根高原,驻守兵站,繁忙的任务是我们抵御孤独最好的武器。”谈到兵站的工作与生活,肖荣总会从保障任务说起。
2020年春天,某任务部队从甘肃出发,长途机动抵达那曲,由肖荣所在的兵站负责保障。“这次保障量是往日的数倍,要动员官兵做好准备。兄弟单位为了节约时间,一路上只吃干粮,已经两天没吃过热食了,保障标准决不能降低。”接到任务,肖荣立即找到司务长调整食谱,加大菜量。在肖荣的带领下,全站官兵投入工作中,择菜、洗菜、和面、烹炒……忙得热火朝天。
兵站外传来轰鸣的马达声,任务部队依次抵达兵站。官兵走进餐厅,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端上了餐桌。看着大家吃得心满意足,肖荣内心泛起暖意。对他来说,驻守高原固然辛苦,而那些奔波在高原上的兄弟部队同样艰辛,“保障好他们,让他们吃饱吃好,有回家的感觉,是我们高原兵站存在的意义”。
对于过往官兵来说,不论风雪再大、路途再疲惫,在藏北戈壁深处,那曲兵站官兵都会为他们打开回家的大门。肖荣记得有一年,青藏公路那曲段突降暴雪,道路结冰,能见度极低。某支初上高原的任务分队不得不减缓行进速度。队伍原计划晚上8点左右抵达兵站休整,结果过了午夜还没有“到站”。风雪未息,任务分队饥寒交迫。这时,在望不到头的戈壁荒漠,一辆军车迎面驶来,是肖荣带着热气腾腾的姜汤奔波数十公里,前来迎接任务官兵,“还有不到1小时车程,大家跟我走,兵站为大家准备了热乎乎的饭菜”。
炊事保障是兵站的大事,也是高原官兵最头疼的事。首先,兵站的饮用水矿物质含量高,对饭菜口感影响很大;其次,高海拔地区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做出来的食物半生不熟。面对这些困扰了几代兵站官兵的问题,肖荣决定带领大家逐一解决。饮用水矿物质含量高,他就买来大锅和橡胶管,拼接成蒸馏冷凝系统,经过多次蒸馏提炼蒸馏水;主食做不熟,他就和大家一起动手改良蒸饭机。经过多次尝试,原本普通的蒸饭机在他们手里既可以蒸米饭、馒头,煮水饺、面条,还可以用来做扣肉、肘子等各类大餐。
一次保障任务中,兄弟单位一名干部带着两名列兵前来“拜师学艺”:“你们这馒头咋做的?比我们机关食堂做得都好,我这两个新兵交给你,请你们一定传授经验。”几年里,在那曲学过厨的战士不下10名。兵站官兵毫不吝啬自己的手艺,倾囊相授。兵站官兵的保障能力也在青藏线上越叫越响。
“高原的生活成本要比内地高,就连主副食也得依托战友不辞辛劳地配送。”作为主官,肖荣深知高原生活不易,“我们在兵站消耗的点滴资源,背后都倾注了战友们无私的付出。”为了能让战友们吃得满意,兵站每次制订食谱前都会咨询战友们的意见;每次保障任务,他们也会分批次统计官兵饭量大小,做到精细化保障。就连兵站暖气设定多高温度最合适、洗澡热水提前几个小时烧才不浪费能源,他们都有自己精准的计算。
为了节约成本,让过往官兵吃到新鲜蔬菜,肖荣同战友们挥舞锄镐,在碎石戈壁上开荒搭建温室大棚,又从几十公里外拉回土和牛粪,硬是将荒滩烂泥改造成了适宜种植的土地。每次从内地返回兵站,官兵都会带回一大袋种子和肥料。在大家的辛勤付出下,大棚里新鲜的西红柿挂满了藤蔓,嫩绿的青菜长势喜人。过往的官兵品尝着刚摘下的瓜果,总会赞不绝口。
这几年中,肖荣带领官兵不断改善兵站住宿条件,先后建成阅览室、休闲区、军营唱吧、高原氧吧等休闲娱乐设施,为兵站增添了家的温馨。
呼啸的寒风在旷野站住了脚,夜幕笼罩下,那曲的风雪停了。肖荣推门出去,屋檐下悬挂的大红灯笼,为雪地镀上一层淡淡的嫣红。兵站外,耸立天际的群山终将冰雪消融,沉睡的戈壁也将被繁忙的保障任务和官兵的欢声笑语唤醒,那曲的春天即将到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