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一级军士长杨增军:心向战场,为铁甲保驾护航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2:57
导读:初春的喀喇昆仑高原,天寒地冻、呵气成霜。深夜,新疆军区某部修理间内,一级军士长杨增军正在排除某型装备火控系统故障。夜色如墨,修理间透出的点点亮光,映衬着高原之上的

    初春的喀喇昆仑高原,天寒地冻、呵气成霜。深夜,新疆军区某部修理间内,一级军士长杨增军正在排除某型装备火控系统故障。夜色如墨,修理间透出的点点亮光,映衬着高原之上的浩瀚星空,也见证着这位老兵27年的坚守与付出。

    杨增军带领战士清洗装备零件。刘佳 摄

    爱学爱钻的“排头兵”

    新装备呼唤新素质,从事军械维修的杨增军意识到,只有掌握了高科技知识,才能取得“能打仗”的资格证。为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他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学习机械原理、维修技术。

    每次装备生产厂家到部队进行技术服务,杨增军就主动向技术人员请教。为了取得“真经”,他还多次利用休假时间到工厂和院校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杨增军不但将现役装备技术有关资料背得滚瓜烂熟,熟练掌握装备技术参数,还结合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维修心得。

    杨增军正在检修装备。刘佳 摄

    履行本职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未来战场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入伍时文化程度不高的杨增军,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工作姿态和不断进取的学习状态,先后取得计算机、钳工、军械、火炮等专业的高级以上等级证书。

    某新型车载榴弹炮配发部队后,为了尽快形成新装备维修能力,杨增军拿着说明书逐字逐句学习、对着实物部件挨个研究,白天上炮操作训练,晚上到技术室梳理总结学习训练心得。

    如今,杨增军不但掌握了某新型车载榴弹炮的战技术性能,而且总结梳理出训、管、修等一套技术方法,制作了一套维修工装,编写了20余万字的配套教材。

    武器装备的“守护者”

    近年来,杨增军牵头成立技术攻关组,革新维修工具,反复试验了百余次,成功研制出某型高炮同步击发检测仪,极大缩短了故障检查修复周期。

    某次实兵对抗演习中,一门高炮连射时突发故障,正在执行保障任务的杨增军很快便精准判定了故障原因。经过紧张维修,短短几分钟,高炮又重新投入战斗。

    杨增军牵头组织某型装备现地维修。刘佳 摄

    每次赴一线对装备巡检巡修,杨增军除了及时解决部队装备问题,还进行装备维修保障授课。他因其高超的修理能力,被官兵称为“武器装备守护者”。

    杨增军为战友进行现场教学。刘佳 摄

    精心育人的“武教头”

    杨增军在上课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讲百遍道理,不如做一遍示范”。

    为提高训练效率,杨增军对照大纲潜心研究训练课目,为给官兵示范,他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

    军士小谢自认为经过专业院校培训,理论知识丰富,但参加了几次比武均未获得理想成绩。杨增军了解情况后,针对小谢专业基础理论强、实际动手能力弱的情况,不厌其烦地讲解要领、纠正动作,直到他弄明白、做规范为止。在杨增军的悉心帮带下,小谢进步很快,多次参加专业技术比武活动,并在“岗位练兵、创破纪录”比武中取得了新疆军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些年,杨增军已为新疆军区部队培养装备技术骨干200余名,其中18人在军区组织的装备专业比武中取得名次,5人进入军区技术人才库,27人被师、旅、团评为技术能手。被战友们亲切称为“武教头”的他,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