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玖明代表:深耕高校主阵地蓄潜力 进一步提升
胡玖明代表——
深耕高校主阵地蓄潜力
■本报记者 梁金凤 通讯员 马世超 谭远超
“兵之胜在于篡卒。兵员素质直接关系军队战斗力建设。”谈起兵员征集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胡玖明颇有体会。
胡玖明代表认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已成为兵员征集的主体,而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征集的“蓄水池”,要牢牢扭住院校资源,进一步提升兵员征集质量。
胡玖明代表介绍,为适应“两征两退”改革,孝感市坚持主动作为,突出军地联动,聚力高校征集,优化服务方式,实现全市征兵工作质效大跃升。近年来,该市积极发挥辖区高校征兵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征兵宣传进校园等活动,指导退役复学大学生组建军事类社团,构建良性循环的兵员预储模式;探索征兵“一站式服务”,在大学毕业生报名登记、进站体检、政治考核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完善激励政策,细化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业帮扶、就业安置等优惠措施;将大学毕业生征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和党管武装考评,与单位评先、个人评优直接挂钩……在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孝感市大学生征集比例逐年攀升。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要让主阵地发挥主引擎作用,征集更多高素质兵员。”胡玖明代表说。结合工作实践,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挥高校阵地优势,提升国防教育质效。加强国防教育教学力量,推进国防教育教师岗位专职化,课程内容体系化。二是坚持正向激励,营造携笔从戎良好氛围。深挖红色资源与时代文化的精神内核,创作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宣传内容;研究制定各类激励培养政策,实现应征青年“价值认同、过程满意、后路安心”的效果。三是突出精准征集,持续深化军地供需匹配程度。常态化组织专业需求对接、教育资源共享等交流活动,建立精准对接、跟踪培养机制;推广适龄青年大数据比对、智能模型算法等新技术在征兵工作中的运用,探索走出精准评估、精准征兵的方法路子,实现精准供需匹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