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钧代表:构建军民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
赵钧代表——
构建军民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
■本报记者 李光辉 通讯员 胡满强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要推进国防动员体系、联合作战体系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军民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谈及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军区司令员赵钧感触颇深。
近年来,河南省军地共同应对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组织开展重大演习活动、推动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初步形成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等制度机制成果,但在统筹拓展应急职能、提升动员能力、服务备战打赢上还存在矛盾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军地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在融合建设、一体运用、协同响应中提升动员能力。
赵钧代表说,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从一体衔接组织指挥体系入手提升快速反应力。实践中,他们建立党政军联合决策、跨军地融合编组、分领域组织实施的应急应战指挥架构,规范各种场景下联合指挥、响应程序、军地权责,贯通动员指挥和应急指挥机制;打造有序对接的制度平台、实时衔接的信息平台,推动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健全国防动员组织领导、工作运行体系,加速动员体制转型释能,军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推动军地跨领域快速反应、高效联动。
“构建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提升国防动员能力,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更新理念观念,向改革创新要效益。”赵钧代表建议,抓住科技这个核心战斗力,坚持用先进技术赋能,推动基础设施军民共用、保障资源储备调用,探索数据动员、直达式动员、嵌入式动员等新模式,走开数据网络训练、模拟仿真训练、沉浸式训练路子,探索智能作战等战法训法,真正把科技力转化为动员力、战斗力。
赵钧代表认为,要坚持以应战牵引应急、以应急促进应战,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形成平时融合建设、急时一体运用、战时协同响应的应急应战新格局;完善军地应急应战协同训练机制,推动民兵应急专业训练纳入地方培训体系,地方应急力量进入军队联合训练体系,提升应急处突、保障打赢能力;结合担负使命任务,围绕平战转换、动员支前等课题开展专攻精练,创新战法保法、构设典型场景、推进转化运用,嵌入力量编成练行动、嵌入指挥链路练协同、嵌入供给渠道练保障,积极参加联演联训、支援保障、抢险救灾等行动,在现实应对、实案实训中,不断打牢遂行任务能力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