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特别节目《荣誉解码》:探寻荣誉部队制胜密码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2:48
导读:特别节目《荣誉解码》—— 探寻荣誉部队制胜密码 ■朱 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有多支部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出品的特别

  特别节目《荣誉解码》——

  探寻荣誉部队制胜密码

  ■朱 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有多支部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出品的特别节目《荣誉解码》,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节目聚焦“模范地空导弹营”“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高原戍边模范营”“强军精武红四连”“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连”“团结战斗模范连”等荣誉部队,通过多种创新手段,带领观众探寻荣誉部队制胜密码。

  节目通过挖掘荣誉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细节,揭示荣誉部队获得殊荣的核心要素。在第1集《模范地空导弹营》中,官兵研究并推行“无声化”敏捷指挥模式。一次重大演练中,导弹拦截号手徐东2秒内完成6个按键动作转换,创造了“无声化”作战新纪录。鱼雷发射管逃生训练,是潜艇兵的一种高难度训练。在第2集《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中,一名新兵第一次进入鱼雷发射管。在高压、黑暗、注满水的环境中穿越直径几十厘米的管道,需要克服高压幽闭带来的恐惧,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由于紧张,这名新兵紧急发出退管信号,中止训练。老班长告诉他,这是一代代潜艇兵成长的必经之路。《荣誉解码》带领观众看到荣誉背后官兵挑战自我、不断学习、驾驭国之利器的强军风采。

  节目以质朴动人的“兵言兵语”,彰显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豪情壮志。在第2集《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中,潜艇在执行任务期间突然遭遇“水下断崖”、急速“掉深”。危急关头,陈祖军带着两名战友,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水雾中,完成了主电机关闭和封舱堵漏等关键操作,成功脱险。谈及当年的生死瞬间,陈祖军却以极为平静的口吻说:“即使牺牲了也没关系,通过指挥员的正确操作和处理,潜艇是有能力浮上去的。”陈祖军无畏牺牲的勇气跃然于荧屏之上。在第3集《高原戍边模范营》中,“高原戍边模范营”驻地气候寒冷、含氧量低、紫外线强、全年8级以上大风有200多天,却没人选择主动离开。有战士坦言:“我们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换进来的战友就会相对越少,患高原疾病的战友就会少一些。”这种质朴的战友情、家国情触动人心。在第6集《团结战斗模范连》中,有一名叫阮玉楼的战士,是卫国戍边烈士陈祥榕的同乡。他坚定地表示:“我也可以像陈祥榕一样,把生命献给祖国的边防线。”节目通过沉浸式采访、细节化表达,增强了故事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带领观众走进人民子弟兵的精神世界。

  节目引入“桌面电影”的概念,利用电脑屏幕、运动相机、摄像头等视频画面,构建起一个明快宽广的叙事空间。AR、VR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增强了视觉艺术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模范地空导弹营》中,节目利用AR技术模拟了几十张被手指不断点击而磨穿的纸板,生动展现了地空导弹兵“快”“准”“稳”的专业技能是如何练成的。在《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中,用3D技术向观众科普“水下断崖”和“掉深”等专业概念,直观呈现潜艇成功脱险的故事。在《高原戍边模范营》中,利用AR技术,在短短几秒内,生动演绎了全军海拔最高驻兵点从地窝子到固定营房的巨变。在《团结战斗模范连》中,记者戴上VR眼镜,观察高原上空的璀璨星光,和万家灯火遥相呼应,从侧面传递出边防战士坚守边关的家国意蕴。

  这些平凡却震撼人心的故事里,蕴藏着荣誉部队制胜密码。在“模范地空导弹营”有一棵银杏树,是为纪念以老营长岳振华为代表的老一辈地空导弹兵而栽种的。树的旁边,安葬着岳振华。在营组建日、5次击落敌机纪念日、任务归来等重要时间,地空导弹营官兵都会聚集在树下,向老营长报告。薪火相传的英雄文化、荣誉文化,就这样润物无声融入官兵血脉,成为激励一代代官兵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