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英雄城走来“英雄少年”
亲历者说
英雄城走来“英雄少年”
■共青团南昌市委副书记 肖云艳
江西省南昌市少年军校大汇演现场。饶文涛 摄
江西省南昌市少年军校大汇演活动上,学生展示《中华少年》手语操。曾萍 摄
去年,我调任共青团南昌市委,负责少年部的工作。《江西省少年军校创建活动方案》印发后,我有幸全程参与南昌市少年军校的创建活动。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我出生在这里,听着革命先辈的故事,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在这样一座英雄城,如何通过少年军校的创建,让少年儿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我着重思考的问题。
带着问题,我深入全市中小学校进行调研。我发现,上世纪90年代,南昌市便开始了建设少年军校的探索。从不定期举办到常态化推进,从临时与驻军部队合作到由专人专门机构开展系统性教学,参与学校众多,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成品牌、有特色的并不多见。
去年少年军校规范化创建开始后,有了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参与的中小学纷纷结合实际展开探索创新。
一次调研中,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的国防教育馆让我印象深刻。馆内展陈分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跨越百年的美丽、丰碑、我们成功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5个部分,都以小学课文的标题命名。他们巧妙地将国防知识与学生熟悉的课本知识相结合,采取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等方式呈现。
慢慢地,我看到各中小学国防主题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展陈更加贴近少年儿童特点,开展的活动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吸引学生踊跃参与。
军体拳、手语操、队列训练……整齐划一的动作、铿锵有力的号令,尽展“英雄少年”精气神。近日,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开展少年军校特色教育活动,我和部分学生家长应邀来到学校观摩。我了解到,学校每周三、周四下午定时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军事技能训练等。他们还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推出主题活动——4月祭扫烈士墓、7月党史现地研学、8月体验军营生活、9月国防教育知识竞赛、10月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变化,悄然发生。一次交流会上,我了解到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一对双胞胎学生的成长故事。
齐晗德、齐晗硕生性活泼好动,一度让老师“颇感头疼”。学校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后,他们对红色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报名担任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去年年底,齐晗德在南昌市中小学“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这次,南昌市共有22所学校符合创建条件,通过考核被省、市认定为少年军校。以后每两年还要进行一次复核,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将取消认定。
少年军校规范发展,逐渐产生品牌效应。近日,我们收到50余所中小学申报少年军校的申请。(仇美欣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