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照亮我们的夜晚
■路 俊
晚饭后,偶然又看到那幅战友送我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往事历历在目,不由得有了“荡胸生曾云”的豪迈与激荡。
那年晋西北的冬天,不仅来得格外早,气温也创了新纪录,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似乎冰封了一切。树上晶莹的冰枝、山上白茫茫的雪霜,装扮着苍茫的黄土高原。
与自然界的寒冷与冰封相对的是阵地上的一派火热。夕阳下,已经在严寒中连续奋战了几个小时的官兵没有半点倦意,还是那样忙碌和麻利。从每个人口中呼出的白色气雾,让人不由联想到蒸汽机时代那象征着力量的火车头,以巨大的热情牵引承载着使命,达到胜利的彼岸。
一个月来,大家沉浸在首个智慧化工位使用、“新型号”首飞的巨大兴奋中。在大家眼里,在军旅生涯中能赶上这样重大的任务,是无比的幸福和荣耀。我们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阵地上,在激情与自豪面前,晋西北那令人战栗的寒冷显得微不足道。
老班长吉坤在动员部署会上说:“我快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能赶上这样的任务,我这近30年没有白干。我决心不留遗憾、不惜代价、誓夺成功……”
晚饭时间,摘下厚厚的面罩,一层层薄冰在不经意地抖动中落下。每个人眉毛上那晶莹的冰霜逐渐化成了水,此时的一碗姜汤,甚至能喝出“翡翠白玉汤”的感觉,难得的小憩让幸福感充满了整个阵地。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司令员马上就到阵地,要看看任务准备情况。”
司令员是发射战线上的老兵,对任务极为熟悉,每次来阵地,我们都如临大考。他看得细、问得准,常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还差得远。
从塔上到地下,从库房到控制间,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令人窒息的寒风,一点没有影响司令员的认真和细致。最后在导流槽前,司令员停住了脚步。我当时一下子就蒙了,厚厚的冰层已经顺着导流槽溢出,这说明沿着导流槽向塔架方向的通廊一定已经被冰封住,这样的阵地状况势必会影响后续的任务准备。
没有预料中的严厉批评。“我知道大家这一段时间很辛苦,但辛苦的意义在于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样的阵地状态不行,给你们3天整改时间,我会再来看。大家辛苦了。”司令员的话语很平静,可我的心里却翻江倒海。
“首长可以宽容我们的过失,我们不能纵容自己的失误,48小时内必须除去阵地通廊所有的冰……”司令员走后,站长的指示振聋发聩。
冰封的通廊大概有20米,冰层的厚度从20到50厘米不一,主要困难是作业面十分狭小,一次最多只能进去两个人,而且根本没有办法直立作业,只能半蹲着进行除冰……经党委研究,组建党员突击队,每两人一组,每组1小时,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工作。
晚上8点,鲜红的党旗已经悬挂在通廊口,36名党员整装待发。在简单的动员后,我和一名老班长作为第一组进入作业面。
刚刚爬入作业面,一股凛冽的寒风就毫不客气地向我们袭来,吹得人几乎无法呼吸。我突然意识到,在预想困难的时候,我们忽略了通廊中这可怕的穿堂风。晋西北严寒中锻造的冰层格外坚硬,加上空间有限,且冰层十分光滑,铁镐无法施展开,破冰速度缓慢。不到10分钟,我们就已经有些腰酸,速度也急剧下降。
“这样不行,必须上油锯,否则任务完成不了。”
“可这样狭小的空间,使用油锯有风险。”
“每次上一台油锯,应该没问题,别再犹豫了,否则任务无法完成。让我先试试。”
老班长急切的眼神和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感动。我知道,老班长经验十分丰富,他说能行,一般不会出问题。任务紧急也让我不得不下决心。20分钟后,油锯开始破冰。坚硬的冰层在它猛烈的攻击下,泛起无数冰花。
通廊内作业面干得火热,通廊外也是热火朝天。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将通廊内清出的冰拉出去,并与雪混在一起拍得整整齐齐。本来大家可以回去先休息一下再来,可没有一个人回去。大家说:“回去了心里也不踏实。不如在作业面旁边守着,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帮个忙,心里踏实。”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已是凌晨两点,由于除冰的速度远赶不上运冰的速度,不少人大部分时间是在通廊口等待。纯净的天空、皑皑的白雪、呼啸的寒风,组成了一幅独属于那个冬天最美的画卷。
困意袭来,许多人打起哈欠。“来个节目活跃活跃气氛,清醒清醒脑子吧,我看大家有点困。”老班长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搞个什么节目呢?我脑子飞转着。前一阵,单位一直在开展“理论王者挑战赛——毛泽东诗词专场”,不少战友都能背诵毛泽东诗词。我突然想到了《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激昂的文字、奋斗的姿态和现在是多么契合。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大家一起开始背诵,不,应该是演绎或者说体悟《沁园春·长沙》。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复吟诵中,朦胧的睡意烟消云散,胸中的豪情不断涌出。
不远处,点点灯光突然闪现,几十个战友冒着严寒,步履铿锵地走上了阵地。原来,是各个团支部组织的团员突击队也上来了。
团支部书记自豪地对我说:“我们团员也不能落后,不是我让大家来的,都是自发的,拦不住。”我心底溢满自豪和喜悦,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吗?
那天晚上由于去的人多,很多人没有工作可干,又没有人愿意回去,大家就组织起来,打扫卫生、清理积雪。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不到20个小时,就完成了除冰任务,受到上级表扬。
多年过去,每每谈论到那次除冰,大家最难忘的就是一同吟诵《沁园春·长沙》的场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只要有这种精神在,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战胜?那个夜晚,照亮了很多人,也为我保留着书生意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