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红色血脉映天山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8 23:54
导读:舞台上,乌云压顶,血雨腥风。一队红军官兵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中弹、倒地,咬着牙向前爬行,顽强的他们搭成人梯,终于把战旗插上高地……这是“八一”前夕,新疆军

  红色血脉映天山

  ■杨 鑫 本报特约记者 李 康

  舞台上,乌云压顶,血雨腥风。一队红军官兵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中弹、倒地,咬着牙向前爬行,顽强的他们搭成人梯,终于把战旗插上高地……这是“八一”前夕,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官兵演出大型情景剧《忠诚》中的一幕场景。

  该师干部姚晨说,《忠诚》这部剧上演了多次,很受大家喜欢,是该师官兵开展党史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这个师的前身,是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部队。90多年风雨征程,一茬茬红军师官兵不懈奋斗,凝结出以“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长攻善守、勇猛顽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热爱人民、甘于奉献”为主要内涵的红军师精神。岁月更迭,精神的炉火越燃越旺。

  2014年,习主席视察该红军师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开展的“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这个做法很好。要发扬光荣传统,永葆老红军政治本色。

  “10年来,我们牢记习主席嘱托,坚持用红色基因涵养官兵灵魂血脉,持之以恒抓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该师领导说。

  青年官兵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如何更新传承理念、创新传播方式、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年轻官兵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汲取力量,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他们结合青年官兵特点,不断探索更多红色基因传承的方式方法,通过编排主题晚会、情景剧,使用全息投影、AI对话等技术手段,让红色故事更加鲜活地走到官兵身边。紧扣红军师发展壮大历程,编排17部《忠诚》分剧,便是他们作出的探索之一。

  此外,他们还深挖红军师部队红色资源,广泛开展“红色呼号喊起来、红色歌曲唱起来、红色史实学起来、红色标识亮起来、红色氛围浓起来、红色故事讲起来、红色家风严起来、红色资源用起来”活动,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同时,他们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持续在基层部队开办红色故事小课堂、录制战斗故事小广播、演讲英模人物小故事、组织经典战例知识小竞赛、举行个人学习情况小点评、排演红色故事小节目、组织讨论交流小辨析……

  某营营院内,印有“英勇善战英雄营”“插入敌腹英雄连”“羊马河战斗硬骨头八连”的荣誉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场参加荣誉牌匾揭牌仪式的官兵,各个神情自豪。

  “荣誉牌匾背后,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我们后来人要牢记红色历史、砥砺强军壮志。”该营教导员介绍,他们通过打造红色标识,强化官兵对红军营连光辉战史的认同,不断激发官兵练兵动力。

  去年年底,该师在指导该营所在某团进行工作规范示范时,进一步梳理团队发展历史,重新布置营区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了以18面荣誉战旗为呈现重点的战旗广场,增添了12处营连户外荣誉牌匾勋章,新设置了“红军师精神”雕塑群,为该团营区增加了一张张鲜亮的“红色名片”。如今,该师各团营区都结合自身光荣历史,进一步精心布置营区政治文化环境,营造“学红色历史,当红军传人”的浓厚氛围。

  随着“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不断深入,一茬茬红军师官兵牢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红色基因转化为练兵备战的不竭动力。近几年,该师部队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训练考核,均取得较好成绩。在红色文化的熏染下,红军传人的胜战底色更加鲜亮。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