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的生命保卫战
■刘殿如 张 威
接力胸外按压、及时电除颤……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的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们的动作像是被按下“快进键”。“心率回来了!”当心电监护仪上的直线再次跳动起来,重症医学科主任胡美才松了口气。
24小时随时“应战”、不时上演“生死时速”,是胡美团队的工作常态。对许多患者来说,ICU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为了帮助患者重获新生,胡美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命争夺战。
一天深夜,胡美刚回到家中,就接到急诊医学科值班医生的电话:一名患者淹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虽已对其进行急救处理,但患者的病情仍持续恶化。
“立即实施引流!”胡美火速赶到现场,了解病人情况后果断下达指令。经过5个小时的救治,患者意识逐渐恢复。
“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出院时,患者郑重向胡美团队表示感谢。
重症监护室往往救治的是病情最严重、最复杂的患者,胡美一直秉持“生命相托、永不言弃”的信念,努力托举起生命的奇迹。“危重找胡美”,是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一句口头禅。在患者最需要的地方,胡美总会第一时间出现。
一次,重症医学科转来一位26岁的患者。专家会诊后,评估该患者生存机会渺茫。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全力救治。”检查结果出来后,胡美立即带领团队启动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在重症监护室守了1天1夜,帮患者顺利度过24小时危险期。经过14天的治疗,患者脸色慢慢红润起来,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然而,患者苏醒1周后突然出现高热症状,再次陷入昏迷。“一定要找出‘隐匿’在病症背后的‘元凶’!”胡美团队分析患者病情后,立即调整治疗方案。经过60多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终于康复出院。
胡美常对团队成员说:“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每一名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昏迷等原因,不能开口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患者各项数值变化及体征状况进行细微观察。”团队成员每天查房时,都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细致检查。无论是指甲颜色、口腔状况,还是四肢病理表征、体温变化等,每一项都确保精准无误。
重症监护室里见证的不仅是医学奇迹,还有医者仁心。在日常诊疗中,胡美总是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她注意到,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渴望关爱,家属也希望及时了解病情和治疗进展,于是提出“打造有温度的科室”。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并回答家属的疑问,不时同患者握手、拥抱……这些暖心举动,让重症监护室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帮助更多患者加快康复。
一次,重症监护室的病房转来一位颅脑术后重度昏迷的战士。胡美和医护人员轮流值守,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还一遍遍地给他播放家人的录音,定期为其翻身清洗、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在胡美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这名战士苏醒过来。
护士长彭星说:“胡主任经常告诉我们,重症救治需要不断学习。只有提高技术,才能打赢‘生命保卫战’。”在胡美的带领下,去年以来,团队救治重症患者成功率达到85%以上。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能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胡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