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用好一线“监督哨”
■李冬云
基层风气问题是部队作风状况最直接最经常的反映,抓作风建设必须从基层风气抓起。基层风气监督员作为部队基层风气建设的“监督哨”,身在一线、深入官兵,发挥着“广角探头”“预警雷达”作用,是部队纠治身边“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基层风气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向末端延伸的重要力量。必须持续建强用好这支队伍,为纯正部队风气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严把优选强思想。选配风气监督员,要严把“关口”,切实让那些愿意监督、敢于监督、胜任监督的人走上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突出不同层级官兵,既有长期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新入伍素质过硬的新人,从而形成立体人才梯次。严格用人标准,找思想素质好、党性原则强、部队情况熟、群众威信高的官兵,以干部骨干为主体,经过规范程序审定,符合要求的人员公开亮明身份,作出承诺。要能进能出,动态掌握履职尽责情况,综合评价工作业绩和个人意愿,对不尽职、不合格的及时更换、随缺随补,始终保持队伍充实、斗志昂扬。
多培勤帮提素质。注重选拔入口关与培训出口关、在岗学训与组织帮带相结合,持续发力提升监督员履职能力,解决“不会干”“干不了”问题。要抓好学习培训,采取岗前培训、定期集训、在岗自学等方式,安排“以案代训”“业务讲座”,系统学习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常态精准帮带,抓好岗位练兵,结合教育、调研、招标、考核等时机,在实践积累中不断提高监督质效。建好“联系点”,采取纪委委员分片挂钩、纪检干部现地教学、风气监督员以老带新等方式,面对面教方法,手把手传经验,着力提高监督员的综合素质。
完善机制促成效。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风气监督员队伍建设,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健全常态督导制度,利用风气监察联系点调研、考察帮建等时机,对风气监督员履职尽责、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适时通报讲评问题。健全公开公示制度,对于风气监督员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回应,并在适当场合公布处理结果,以组织力量为他们“撑腰”。健全荣誉激励制度,把基层风气建设情况作为衡量监督员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准,对表现好的监督员及时表扬奖励,强化身份认同感,不断激发他们履职尽责的热情和动力。
建强用好一线“监督哨”
■李冬云
基层风气问题是部队作风状况最直接最经常的反映,抓作风建设必须从基层风气抓起。基层风气监督员作为部队基层风气建设的“监督哨”,身在一线、深入官兵,发挥着“广角探头”“预警雷达”作用,是部队纠治身边“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基层风气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向末端延伸的重要力量。必须持续建强用好这支队伍,为纯正部队风气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严把优选强思想。选配风气监督员,要严把“关口”,切实让那些愿意监督、敢于监督、胜任监督的人走上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突出不同层级官兵,既有长期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新入伍素质过硬的新人,从而形成立体人才梯次。严格用人标准,找思想素质好、党性原则强、部队情况熟、群众威信高的官兵,以干部骨干为主体,经过规范程序审定,符合要求的人员公开亮明身份,作出承诺。要能进能出,动态掌握履职尽责情况,综合评价工作业绩和个人意愿,对不尽职、不合格的及时更换、随缺随补,始终保持队伍充实、斗志昂扬。
多培勤帮提素质。注重选拔入口关与培训出口关、在岗学训与组织帮带相结合,持续发力提升监督员履职能力,解决“不会干”“干不了”问题。要抓好学习培训,采取岗前培训、定期集训、在岗自学等方式,安排“以案代训”“业务讲座”,系统学习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常态精准帮带,抓好岗位练兵,结合教育、调研、招标、考核等时机,在实践积累中不断提高监督质效。建好“联系点”,采取纪委委员分片挂钩、纪检干部现地教学、风气监督员以老带新等方式,面对面教方法,手把手传经验,着力提高监督员的综合素质。
完善机制促成效。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风气监督员队伍建设,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健全常态督导制度,利用风气监察联系点调研、考察帮建等时机,对风气监督员履职尽责、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适时通报讲评问题。健全公开公示制度,对于风气监督员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回应,并在适当场合公布处理结果,以组织力量为他们“撑腰”。健全荣誉激励制度,把基层风气建设情况作为衡量监督员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准,对表现好的监督员及时表扬奖励,强化身份认同感,不断激发他们履职尽责的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