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维和一线多面手
■讲述人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文职人员 李坤奇
“李教员,身处维和一线,需要我们具备什么能力素养?”新学期伊始,维和分队培训课堂上,学员的提问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段难忘的维和岁月。
几年前,我考入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从事法语翻译及相关教学工作。经过岗位沉淀,我接到参与执行维和任务的通知。刚抵达任务区,分队便接受了相关培训,我通过培训意识到,“曲射火器打击”“汽车炸弹袭击”等原来只在教材中出现的词汇,成了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应对的风险挑战。
作为分队唯一一名法语翻译,我虽然曾在训练基地的外训教学中承担有关课程的翻译工作,有一定的教学翻译经验,但面对任务区的复杂情况,我感到压力很大。一旦翻译得不准确、不专业,可能会给执行任务带来未知的风险隐患,因此我不敢有丝毫懈怠,认真学习专业资料,注重加强调查研究。
一天晚上,有当地雇员电话紧急告知突发情况,我详细了解具体信息,通过对讲机向指挥长报告。但当时由于过度紧张导致报告不精练,占用指挥信道时间较长。事后,我自责不已,下决心认真锤炼,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多面手,在处置突发事件、执行使命任务中真正做到临危不乱。
此后,我经常关注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究标志性事件成因及发展脉络,并据此分析各阶段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态势。同时,我向分队官兵请教熟记多种武器装备的型号和性能,不断提升对突发异常情况观察报知、取证处置的能力。
“紧急危险情况下,更能检验一名军队人员的作风和能力。”分队指挥长勉励我的话,我始终铭记在心。一天清晨,剧烈的爆炸声打破了当地的平静。10余人乘坐皮卡车,以伪装欺骗的方法通过当地军队检查站后,对距我们营区不远的当地军队营区发起袭击。面对突发情况,我立即按照预案进入掩体,向指挥长请战前出保障。最终,事件得到妥善处置,警报顺利解除。“尽管身在任务区面临诸多挑战考验,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各项维和任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复盘时,我将这句话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时刻激励自己。
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数百天时间里,我和分队官兵顺利完成了翻译保障、信息搜集、对外联络以及参与联演联训、援助捐赠等任务。任务结束,满载收获,我回到军校课堂上,将经验和思考倾囊分享,助力更多学员全面深入了解维和一线的工作和生活,提高执行维和任务的能力素养。
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全面锤炼,增强知识储备,掌握更多本领,努力成为工作多面手、任务突击手,以实际行动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徐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