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亲如兄弟”的战友情从哪里来
“亲如兄弟”的战友情从哪里来
■刘砚伟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赵梓淇
武警邯郸支队某中队官兵正在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牛浩摄
“铁班长”遇到了带兵烦恼——
是继续严格抓管理,还是当个“好好先生”
那次教育课上的小游戏,在武警邯郸支队二级上士鲍俞先脑中记忆犹新。
鲍俞先是中队出了名的“铁班长”。他履职认真尽责,日常管理中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敢于较真。
可前段时间,鲍俞先突然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在营区里碰到指导员也会下意识地躲着走。这一反常变化,自然没有逃出指导员的眼睛。
一次谈心交心中,鲍俞先向指导员道出苦恼:最近一次民主测评,他挺靠后。事后了解到,有部分战友议论他“管理太严格”“要求太苛刻”“相处太呆板”等等,这让他感到十分委屈,工作也没了干劲。
是继续严格抓管理,还是当个“好好先生”?这让鲍俞先感到左右为难。
听完鲍俞先“诉苦”,指导员教他换个角度分析问题:作为一名管理者,既要严管也需厚爱。你渴望每名官兵快速成长,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并没有错,但是缺乏换位思考的理解与包容。这样一来,战士肯定很难接受。因此,在工作中不妨换个语气、换种方法。
鲍俞先开始尝试改变,每逢班内战友进步时,鲍俞先总是带头打气鼓励;晚上讲评时,他也多以表扬为主,力图给大家营造积极阳光的成长氛围。
一段时间后,班里的氛围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怪怪的——大家好像各自有各自的心事。鲍俞先再次向指导员诉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次,指导员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召集大家到学习室进行了一次游戏。
在“纸杯垒砌高塔”小游戏中,按照游戏规则,中队官兵按照班的序列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拼,每个小组分配同等数量的纸杯,不限制纸杯的叠放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按照纸杯的叠放高度和稳固程度来评判胜负。
游戏开始后,各组组员通力协作,一个个纸杯塔逐渐成型。鲍俞先所在的班经过讨论,决定采取金字塔形结构布局,这样消耗纸杯较多,但是稳扎稳打。有的班采取圆柱形结构,高度迅速上升,却左摇右晃。比拼中,鲍俞先所在班的纸杯塔以“稳固的高度”取得胜利。
游戏结束时,指导员总结道:“打仗就像刚才的游戏一样,战友间只有相互信任、互相扶持,一个团队才能行稳致远。”
心连心需要实打实,敞开胸怀是前提,走进内心是关键。在和战友的倾心交流中,鲍俞先发现,自己很较真,但很少针对存在的问题想解决办法,对战友的成长也缺乏实质性帮带。在指导员的指导下,鲍俞先首先从自己开始改变。
中士徐景标理论功底扎实,但军事素质仍有短板,他找到鲍俞先求教提高军事训练成绩的方法,鲍俞先针对徐景标的情况,为他制订强化训练计划,陪着他一起落实、不断改进。3个月后,徐景标的训练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不久前,该中队组织阶段性考核,鲍俞先所带的班以5人优秀的成绩成功夺得军事训练流动红旗。
上等兵夺冠背后的带兵启示——
设身处地为战士着想,才能“联万心而作一心”
前不久,该支队某中队上等兵吴建飞在上级组织的军事体育运动会中打破400米跑纪录。一名入伍不到两年的战士,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脱颖而出,让人欣喜。
吴建飞夺冠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支队,在身边战友的热议中,中队张指导员和吴建飞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也为大家所了解。
入伍前,吴建飞就读于成都体育学院。由于专业成绩突出,毕业后,多家健身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心怀对军营的向往,吴建飞决心参军入伍。下连后,他训练刻苦,军事体育训练成绩一度是同年兵中的佼佼者。
备赛期间,吴建飞一门心思铆在训练场。临赛前一个月,吴建飞左膝盖胫骨结节炎突然复发,训练无法正常进行。伤病的困扰压得他喘不过气。终于,在一次因伤错过模拟测试后,吴建飞崩溃了,回到宿舍后号啕大哭。
张指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耐心开导吴建飞:作为一名军人,伤病在所难免,如果你轻易被打倒,甘心吗?
这之后,张指导员联系人员为吴建飞定期进行针灸理疗;每次训练完成后,安排专人为吴建飞进行肌肉放松;带着吴建飞一起分析成绩,针对弱项进行专项训练……吴建飞的伤情日趋好转,逐渐找回训练状态的他也恢复了自信。比赛之前,吴建飞主动找到张指导员:“我一定会拼尽全力,不在比赛中留下遗憾。”
吴建飞参加完比赛回到单位时,张指导员和战友们在单位门口列队迎接,拿着奖牌和荣誉证书的吴建飞一把抱住张指导员,开心得像个孩子。
生死与共的官兵关系不是在战时突然迸发,而是平时点滴积累培养。只有设身处地为战士着想,才能“联万心而作一心”。
吴建飞的故事在该支队并非个例。某中队排长李翔辉刚到中队报到时,正赶上中队备战季度勤训轮换考核。由于考核的评判细则不同,他在院校引以为傲的手榴弹投掷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看到这一幕,中队训练骨干郑飞虎主动帮他分析发力要点,陪着他在训练场上加练。一来二去,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李翔辉向郑飞虎求教提高训练成绩的方法,郑飞虎也向李翔辉请教视频剪辑的经验。两个人在互帮互助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在准备支队组织的微课评比竞赛时,某中队李指导员花在班长陈海龙身上的时间,比用在自己身上的还要多。教案不完善,他加班加点帮助陈海龙修改;课件不够精美,他请中队有经验的战士协助陈海龙完成;台上表现不够好,他既当观众又当评委,一遍遍帮助陈海龙练习。虽然自己最终没能获得参赛资格,但看到陈海龙在支队的评比竞赛中获奖,坐在台下的李指导员比自己获奖都高兴。
“我的奖杯里,满是指导员倾注的心血。”走下领奖台,陈海龙动情地说。
一次挺身而出换来心心相印——
战友情越深,催生的战斗力就越坚强
秋日的阳光依然炽热,官兵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体力也接近极限。某中队排长字正云,正带领突击小组参与一场魔鬼周极限训练。
由字正云带领的突击小组对蓝方藏匿的废弃厂房进行搜索捕歼。当行至一拐角时,一名蓝方队员突然从房间冲出,走在最前列的下士温海亮与其打了个照面,站在温海亮后方的字正云猛地将他推到旁边,自己却因来不及闪躲,中弹“身亡”。
看到字正云“阵亡”,温海亮半晌没说出话来,刚一张嘴,眼泪就掉了下来。
“要根据战场环境选择战斗方式,你当时的持枪姿势并不适用于狭窄空间。”复盘会上,字正云没有批评温海亮,而是耐心地给他传授经验方法,这更让温海亮自责不已。
温海亮之前训练成绩并不突出,平时没少被字正云批评。温海亮觉得字正云对他的要求有些吹毛求疵,为此,平时没少和字正云对着干。
演练结束后,字正云发现,温海亮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他在工作中变得积极主动,休息时自己也会主动加练体能,面对批评不再觉得委屈,而是虚心接受,努力做出改变。
“危急时刻,排长愿意挺身而出保护我……”谈起自己的改变,温海亮把训练中的故事搬上讲台,告诉大家战友之间的心心相印从何而来。
“我是排长,面对那种情况,来不及多想,我应该保护他们,也必须保护他们……”字正云说。
前不久,该支队某中队担负一批物资转运任务,当时正值酷暑天气,货运列车车身滚烫,人在车内汗如雨下。指导员主动担任车厢内警戒任务,让官兵们在运输间隙能够喘口气。上等兵刘寅说:“指导员在关键时刻心里想的是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
“战友情越深,催生的战斗力就越坚强。”该支队领导说,今年以来,他们持续组织开展“矢志强军,精武成才”报告会,作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的配套活动,引导鼓励带兵人在训练和任务中当排头、做表率,不断熔铸“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
如今在这个支队,良好的官兵关系平时看得见、摸得着,在关键时刻演绎出的故事更是感动人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