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第二战场
甘肃省天水市挖掘退役军人肯吃苦、善创新特质——
“乡村振兴尖兵”建功第二战场
■刘 凯
豆荚郁郁葱葱、番茄挂满藤蔓……金秋时节,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雒家村的温室大棚里红绿相映,一派丰收景象,忙着采收的村民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看着眼前喜人的场景,退役军人、雒家村党总支书记牛航杰说:“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帮扶。”
2012年,服役16年的牛航杰退役,2020年被推选为雒家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牛航杰决定带领村民发展蔬菜大棚产业,由于缺乏种植经验,一开始并不顺利。得知天水市面向退役军人开展乡村振兴产业技能培训,牛航杰马上报名参加。培训期间,培训教师结合其岗位实际,推荐其相继参加了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还为他指定了退役军人、天水市蔬菜大棚种植大户何甲奇为导师。
学有所成,牛航杰带领村民建起现代化蔬菜大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仅用2年时间,雒家村一跃成为天水市乡村振兴样板村,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
据了解,和牛航杰一样,近年来,共有近400名退役军人参加了相关培训,实现华丽转身,在乡村振兴“第二战场”上再立新功。
“育人先育带头人,退役军人有知识、肯吃苦、善创新,有潜力成为建强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和兴村富民的领军人物。”天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近年来,天水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鼓励引导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相关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促进退役军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出台《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和“带头人”培养工程相关培训。
笔者翻开《方案》看到,其中明确,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农、林、畜、教、科等相关部门培训机构进行功能性整合,建立统一协调指挥的综合性培训基地,每年在退役季,结合退役军人需求和发展实际,开展产业技能培训;积极推动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指导退役军人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动农民增收。
同时,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支持具有能力强、善创新、有魄力、懂技术等特质的退役军人,参与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并将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农村创业创新培训、农机合作社运营管理等培训范围,让退役军人成为“乡村振兴尖兵”。
麦积区黄家庄黄新勇,2003年入伍,2019年退役。退役返乡后,他子承父业,经营起自家的面食加工作坊。渐渐地,黄新勇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想法。2022年,黄新勇先后报名参加市里的产业技能培训、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等,接着被推荐到退役军人创办的合作社实践锻炼,并接受创业导师的面对面指导。
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历练和市场考察,他找到创业方向和路子。去年,黄新勇结合当地的非遗技艺,创办一家食品公司,带动百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今年,他的公司还被批准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