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题”中学会“答题”
在“出题”中学会“答题”
■本报记者 毕笑天
秋夜,海军某岸导团数辆导弹车在林间疾驰。车上,发射营二连周连长,还在心中检视早上讨论的作战计划。
他如此谨慎,是因为每一次红蓝对抗都是全新的考验——此前,二连在对抗训练中扮演红方,面对战损减员特情,周连长指挥预备号手继续获取目标信息,但由于两名号手通联不畅,导致信息传递时间过长,最终被判定为失败。
吸取教训,二连官兵完善号手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单车展开撤收任务分工、战损减员状态下调整等问题进行研练。“号手配合意识不强的问题已经解决,红方要想取胜,得在其他方面做文章。”
为了推进实战化训练,近些年,这个岸导团在对抗训练中让发射营一连、二连分别担任红方、蓝方,由他们构想特情并全程执行,每年进行轮换。每一次对抗后,红蓝双方面对面坦诚交流,让反思复盘的视角更加客观,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有针对性进行查漏补缺。
在“出题”中学会“答题”。距离那次失败一年之后,周连长首次在战场上扮演蓝方,身份转变让他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面对红方攻势,周连长指挥蓝方作战分队,利用兵力佯动吸引对方火力,掩护另一队战车原地隐蔽。在红方不断袭扰之际,蓝方悄然构设好发射条件,一举摧毁对方指挥所。
二连一雪前耻取得胜利,周连长脸上却未见得意之色。他明白,这次一连暴露出的问题,在下次对抗之前一定会被解决。对方下次又会如何“出题”?这才是二连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一场场对抗中剖析暴露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在一次次轮换中把握敌我思维的一致和差异,这是他们强化对抗训练并定期轮换角色的初衷。
一年之期,红蓝互换。这是身份的转换,也是心态的归零。他们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并在之后的对抗中取得新突破。
发射营营长说:“我们需要的对抗训练,并不是预想一个强大到无法战胜的敌人,而是要在对抗中找寻问题,找出胜战之机。”发射营的每一名战士也都清楚,红蓝对抗中胜负并不十分重要,真实战场上打得赢才是关键。
夜晚,战车疾驰、导弹起竖。此刻,重新扮演红方的周连长,心态异常平静。对手会怎样“出题”?今天的红蓝对抗态势又该如何发展?周连长并不能预测。
在“出题”中学会“答题”——周连长在心里对自己说:“来吧,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