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员情况交接,促进工作无缝衔接
做好人员情况交接,促进工作无缝衔接
■章林峰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石水
“廖平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比较强,前期参与营房改建表现不错,但体能不突出,还需强化……”
这是发生在两个月前的一件事。那天,第76集团军某旅某步兵连上等兵廖平到某综合训练基地参加轻武器修理专业培训,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自己报到前,连队何指导员就已经与基地学兵队戴队长先联系上了。
“以前学兵报到后,需要逐个了解个人情况,费时又费力,导致选任学兵队骨干时,经常无从下手。”戴队长说,何指导员打来的电话真是“及时雨”,为他做好后续工作省去不少麻烦。
随后的两个月里,廖平不仅很快融入了学兵队,还被戴队长指定负责俱乐部氛围营造,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前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结业考核。
“将官兵介绍给新单位,是为了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更快适应工作节奏,努力实现无缝衔接。”何指导员告诉笔者,他之所以这样做,缘于自己履新当天受到的启发。
当时,前任指导员与他进行工作交接时,主动将连队每一名官兵的性格特点、专长爱好都作了详细介绍。这样一来,何指导员刚刚上任,就对连队官兵有了一定了解,布置任务能做到心里有数,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担任连队‘五小工’,业务精湛”“性格要强,需要及时关注成绩波动”……何指导员给笔者展示前任指导员留给他的连队花名册,只见上面除了官兵的基本信息,还有不少醒目的标注。
“感觉新指导员对连队很熟悉,咋看都不像刚来的。”战士们的评价,让何指导员尝到了甜头,他开始思考能为官兵做点什么。
近年来,该连官兵经常外出学习培训,但很多同志反映,到了新单位新环境,人生地不熟,难免有些紧张,想要尽快融入却不知该怎么办。
“何不效仿老指导员的做法,做好人员情况交接?”何指导员说干就干。听说上等兵廖平要到某综合训练基地参加轻武器修理专业培训,他多方打探,很快与学兵队戴队长取得了联系,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前不久,下士朱永昊从司训大队学习归来,得知自己已被交流到榴炮连,一直忧心忡忡,生怕换了单位发展受限。但报到后,朱永昊的顾虑一扫而光,新连队不仅将他定岗为驾驶员,连队干部还与他谈心,鼓励他担任值班员,培养指挥管理能力。朱永昊这才知道,早在归队之前,何指导员就向榴炮连指导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对安排工作岗位提出了建议。
扶上马,还须送一程。一段时间过后,朱永昊逐渐适应了新环境,多次出色完成出车任务,还担任了连队值班员,能力素质明显提升。这天,他拨通了何指导员的电话,汇报了近期个人情况,并表达了谢意。通完电话,何指导员十分欣慰,他翻开连队花名册,在“朱永昊”名字后面的备注栏写下了4个字:“交接完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