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同心奋进 “疆”来可期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8 22:51
导读:“林带千百里,万古荒原变良田;渠水滚滚流,红旗飘处绿浪翻;机车飞奔烟尘卷,棉似海来粮如山……”采访期间,这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军垦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不时在脑海

  同心奋进 “疆”来可期

  ■贾广宇

  “林带千百里,万古荒原变良田;渠水滚滚流,红旗飘处绿浪翻;机车飞奔烟尘卷,棉似海来粮如山……”采访期间,这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军垦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不时在脑海中浮现。

  这支动听的歌曲,鼓舞着一代代军垦儿女。碱滩上、荒漠里,兵团人从一穷二白到建家护边,从经济走廊到军垦新城,茫茫大漠变成绿色长城,简陋的地窝子变成高楼大厦……兵团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如今的兵团垦区,雪山高耸入云、花草点缀乡间、流水潺潺蜿蜒,粮满仓,果满园,棉如海,稻如山,这不正是碧波翻滚的塞外江南吗?

  王震大道、三五九大道、南泥湾大道、军垦大道……兵团第一师所在的阿拉尔市街头,一条条以时代记忆、创业精神命名的道路,述说着兵团人敢想敢干、勇于担当的奋斗岁月。

  忆往昔峥嵘岁月,青春不言,山河为歌。天山南北,凡有兵团人的地方,就有绿洲。兵团人就像大漠胡杨一样,不论环境多么艰苦,都能顽强地扎下根来。“七一勋章”获得者、兵团第九师161团职工魏德友,从1964年开始,在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在荒无人烟的边境线上义务巡边20多万公里,被誉为西北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兵团第十师185团职工马军武和妻子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以哨所为家,20多年来坚持在中哈边境护边、护水、护林……

  见到孔令军、马玉芯和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古再丽·艾依迪尔,记者向他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有想过离开这里,到大城市或更好的平台发展吗?他们的答案不约而同:“我们是兵团人,脚下是国土,也是我们的家。”坚定的话语,依稀带着老一辈兵团人不怕牺牲、艰苦创业的战斗气息。

  兵团精神,为一代代兵团人注入了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如星火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从脱下军装、扎根边疆,兵团人就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起戍边和建设的重任。

  在各个团场穿梭,既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厚重感,也能体会到浓浓的现代化气息。时代在发展,兵团的职能使命却没有变。戍边守防、安边固疆、兴边富民,这些词汇像烙印一般,镌刻在兵团人心中。

  “人人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

  城市到边境、团场到连队,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投身新时代兵团事业。他们像老一辈兵团人一样,留在兵团、奉献兵团,汇聚成建设边疆的新生力量,赋予兵团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回顾过往,兵团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放眼未来,兵团的职责使命重大光荣。同心奋进,“疆”来可期。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