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将爱国之心化作报国之行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8 22:49
导读:将爱国之心化作报国之行 ■郝东红 王国涛 有人说,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是说多少豪言壮语,而是落实在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 依法服兵役、参军卫家国是当

  将爱国之心化作报国之行

  ■郝东红 王国涛

  有人说,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是说多少豪言壮语,而是落实在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

  依法服兵役、参军卫家国是当代青年最生动、最直接的爱国报国体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各级注重抓好学校国防教育与兵役宣传教育的结合融合,正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把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的务实举措。

  “举纲持领,事无不定。”国防教育法明确了“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分类组织实施”。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是军队高素质兵员的重要来源。学校国防教育与兵役宣传教育相结合,理应把大学生作为重点,将兵役宣传点位设到高校国防教育课堂,着眼毕业季、求职季紧前布局、超前筹划、严密组织。在内容上,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综合抓好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关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宣讲。广州市军地联合组织“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进百校”活动,正是把教育重点作为实践落点的有益尝试。

  当前,“征兵两季、准备四季”已成为军地各级的普遍共识和工作常态。从人的认识规律来看,爱国情感的培养和国防意识的形成均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将学校国防教育和兵役宣传教育相结合,在突出大学生这个重点的同时,还需以对历史负责、为未来准备的态度,抓好中小学生教育,切实在抓早抓小中夯实感情基础、强化责任担当。打牢爱国情感与国防意识的基础,应把经常性国防教育送进校园,注重用传统文化、红色资源、榜样模范熏陶带动,培塑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义利观、“忧国忘家,捐躯济难”的英雄观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推动学校国防教育与兵役宣传教育相结合,军地各级还需立足自身实际、把握时代特点、发掘身边资源,使青少年从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国防知识,受到感染激励,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引领力、感召力。郑州市军地各级注重发挥军事兴趣小组的作用,巩固延伸国防教育链条,加强对有志青年的教育培养,提升了工作实效。有的地区通过线上线下授课互动,打造融合国防教育、征兵宣传、双拥共建等元素的公交线路,在户外大屏播放征兵宣传片等形式,强化了传播效应。

  手持长缨少年志,戎装不负家国情。希望更多青年学子做出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的青春选择,将爱国之心真正转化为报国之行。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