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最早的近代军校发源地是哪里,中国最早
军事观察为新闻阅读类程序,它分为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热门航空新闻航天新闻五大板块,它能帮你了解最新最全的军事资讯,最新最热门的军事话题。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今天最新的热点时事军事新闻,希望给以给朋友们一个不一样的视野。
资料图:1903年5月14日,河北保定府,中英军事官员合影。前排(坐者)左四为两江总督张之洞,左五为户部右侍郎、练兵大臣铁良,左六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历史人物的因缘际会,保定得以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深深影响着清末民初的历史进程。
一个人与一所军校
从清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1912年2月清帝溥仪退位,182年间,驻守于保定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但任期超过5年的只有方观承、李鸿章、袁世凯等10余人。
原因就是直隶总督为“八督之首”,管辖京畿重地,位高权重,清皇室忌惮一旦其形成自己势力,就会出现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不利局面,于是就上演频繁换将的戏码。
对保定的军校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担任过6年直隶总督的袁世凯。
1901年11月,袁世凯如愿以偿地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走上了他仕途的又一个高峰。可令人奇怪的是,袁世凯并没有在直隶总督署走马上任,而是在距离保定城30多公里的高阳县城举行了拜印仪式,接过了他梦寐以求的直隶总督的官印。
原来,在一年之前,英、德、俄、日、美、法、意、奥八国,以平定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保定作为义和团的重要中心,是西方侵华势力围剿的重点区域。
根据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以礼相待”的指令,留守的廷雍、沈家本等清朝官员命令守军撤离保定,任洋人烧杀掳掠。然而,他们的软弱退让,并没能换来洋人停止杀戮。
资料图:1900年10月,镇守保定的代理直隶总督庭雍,受李鸿章指示,率部下官员礼迎八国联军入城时,却遭逮捕。
1900年11月16日,英、法、德、意四国侵略者,在直隶总督署组成“国际法庭”,英军盖司礼少将宣判廷雍等5人死刑,并推出城外斩首示众。
这样的审判,在清朝总督衙署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屈辱。处于走马上任的喜庆时刻,袁世凯特意避开了总督署,或许就是因为阴影还未散去,内心的隐痛尚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