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岛上灯塔遇到12级台风驻岛士兵1天1夜没吃饭,战士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27网 时间:2025-08-17 20:44
导读:  军事观察为新闻阅读类程序,它分为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热门航空新闻航天新闻五大板块,它能帮你了解最新最全的军事资讯,最新最热门的军事话题。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
《岛上灯塔遇到12级台风驻岛士兵1天1夜没吃饭,战士冒台风为战友送饭》由作者投稿编辑于2016-12-21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军事观察为新闻阅读类程序,它分为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热门航空新闻航天新闻五大板块,它能帮你了解最新最全的军事资讯,最新最热门的军事话题。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今天最新的热点时事军事新闻,希望给以给朋友们一个不一样的视野。

  远处海上的船舶渐渐隐入黄昏,罗国固把信号旗收好,转身进入灯塔打开引导灯,耀眼的光芒顿时划破黑暗,他的眼睛随着光束警惕地注视着海面。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浪盖全岛。”这是对南彭岛的真实写照。小岛常年高湿高盐,台风频袭,夏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2003年,罗国固新兵一下连就上了南澎岛,他最初的想法是在岛上当两年兵就走,没想到会爱上这个面积仅0.34平方公里的小岛,一干就是13个年头。

<em>12级台风袭岛灯塔哨兵1天1夜没吃饭 战友冒险送饭</em>

  13年来,除了罗国固仍是“岛主”,其他战士不知换了多少茬;紫外线的炙烤和海风侵蚀而留下的道道痕迹,已深深印在了他曾经白净的脸庞上……除了休假,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小岛。岛上条件十分艰苦,可对他来说却是温暖的家。他与战友一起守岛建岛,将昔日荒芜的小岛改造成今日“南泥湾”。

  小岛距大陆40海里,给养船一般20天送一次给养,遇上台风季节,两三个月送不上给养也是常有的事。为了能让大家吃上新鲜蔬菜,罗国固和战友们开山劈石,从石头缝里抠土,硬是在山坡上垒起了10多块“巴掌菜地”。

  2006年,超强台风“珍珠”正面登陆南澎岛,眼见着蔬菜大棚就要被风吹进海里,罗国固奋不顾身冲向菜地,结果大棚没保住,人倒差点被吹走。为这事,没少挨连长批评。

  翌年初,休假归来的罗国固,还没等船靠稳,就扛着个大袋子,一个箭步跳下了船,乐呵呵地冲向菜地。原来他特意从家乡给这些小菜苗带回了“土特产”。从那以后每当官兵休假回家,都会把家乡的沃土带到岛上,用来改良菜地。渐渐地,北疆的黑土、南国的红泥……菜地里汇集了百余座乡镇的沃土,罗国固给菜地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百乡园”。菜苗终于露出尖尖角,罗国固乐得合不拢嘴,满是欢喜地精心呵护。可他发现菜苗虽长势喜人,却不结果实,他猜测可能是因为小岛上没有昆虫给菜苗授粉。他连忙把此事报告给了指导员杨华。指导员休假回来时带回了一个黑匣子。罗国固把黑匣子慢慢地打开,“嗡”一群小黑点从匣子里飞出,他大叫:“是蜜蜂!”

  小小浪花岛,一浪盖全岛。恶劣的自然条件,有时甚至危及守岛官兵的生命,也考验着官兵的生死情谊。

  那年,12级台风袭击小岛,在小岛灯塔里的哨兵下不来,一天一夜吃不上饭。这时,罗国固坐不住了,他装好饭盒放入挎包,可刚走出坑道,就被台风推回,好几次都不成功。他心一横系上背包带,手抓螺丝刀抠住泥土,一步一步爬向灯塔。当战友捧着罗国固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饭菜时,感动得泣不成声。

  小岛上除了条件艰苦之外,还有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罗国固坦言,在小岛这么多年,有时候确实感到很孤单,特别是万家灯火时,想到与家人远隔千里,心里多少会酸酸的。每逢此时,他总会登上灯塔,面朝大海,眺望着家的方向,感受大海博大的胸怀。

  心声:变寂寞为砥砺

  罗国固

  岛是海之眼,兵是岛之眸。我们守岛战士就是要越身处偏远越胸怀祖国,越环境艰苦越奋力拼搏,越感到寂寞越要热爱生活。

  相关内容

  10月上旬,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战机带弹起飞,展开了一场多机种立体攻防对抗演练。

  南海深处,担负红方战巡任务的该团2架战机接到指令:“立即前往×号空域,拦截敌突袭兵力,防止对我港口、海岸实施袭击。”

  笔者在指挥塔台态势显示屏上看到,代表红方战机的红色光点正迅速向代表蓝方突袭机群的蓝色光点靠近。

  “发现敌机编队。”“注意长、僚机分工,优先打击敌掩护战机。”指挥员沉着下达指令。

  只见长、僚机空中交替掩护,拉杆跃升后快速占据有利战位。与此同时,蓝方发现红方兵力动态,掩护战机脱离突袭编队迎战。刹时,双方在空中展开生死较量。

  “打仗要什么,我们练什么。”一线跟训的该团领导介绍,随着空战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团队必须在战法训法上实现由单一机种向多机种合同训练、由依赖上级机关指导向本单位主动常态化开展合同体系对抗转变。

  笔者翻开该团的训练日志发现,像这样多场次、多机种、全要素合同训练已成为组训常态。特别是转驻某海岛机场、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后,该团面对海上复杂恶劣环境,日常训练任务组织难度大幅增加。他们积极探索训战结合、以战促训的新路子,主动与驻训兄弟部队协同训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积极开展舰机、异型机、异地机场、空地特情处置协同对抗演练,充分整合驻训资源,挖掘潜能,既保证了训练任务,提高训练效益,又在近似实战环境中完成了战备任务。

  激战正酣,“敌”直升机对我出航潜艇实施侦察,红方战机实施拦截。红方指挥员告诉笔者:“直升机飞行速度慢、高度低、不易被发现,虽然我拦截战机空中机动性能好,但要发现并锁定它,对飞行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战机抵达预定空域后,飞行员郭占军在云缝中发现下方一个小黑点。良好的态势感知让他知道这可能就是要寻找的目标,随即他调整航向,打开机载雷达对目标照射,并将信息与拦截机群共享。果不其然,黑点被锁定判别,就是要拦截的直升机!

  越是想不到,打仗越需要。就在大家暂时松了一口气时,指挥所再次传达“特情”——一架战机受损,发动机单发停车,请求紧急迫降。

 

  十万火急,场站应急小分队、机务地勤官兵纷纷出动,启动应急预案进行联合抢修,外场顿时一片繁忙……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