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曹亚范:鏖战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指挥员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81网 时间:2025-07-14 00:49
导读:曹亚范(1911—1940),又名曹青山、曹俊杰,1911年生于北京一个贫寒家庭。少年时,曾入帝国主义在中国举办的“慈善”机构一一北京香山慈幼学院读书。校内有党的

曹亚范(1911—1940),又名曹青山、曹俊杰,1911年生于北京一个贫寒家庭。少年时,曾入帝国主义在中国举办的“慈善”机构一一北京香山慈幼学院读书。校内有党的地下组织,革命斗争甚为活跃。曹亚范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阶级觉悟逐渐提高,很快也投入到革命潮流中去。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北京香山慈幼学院的革命组织遭到破坏。党组织把不能继续留在该校学习的革命青年,分两批派赴东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这时,曹亚范被派赴东满地区。

曹亚范到东满后,在和龙县开区养正小学任教,以此为掩护,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因本地区朝鲜族同志较多,曹亚范又学会了朝语,和朝鲜族同志紧密团结,共同开展革命斗争。

1930年,在延边、和龙两县的革命斗争中心开区,我党领导广大革命群众举行了有名的“五卅暴动”,烧毁了地主的高利贷契约,没收了汉奸走狗的财产和粮食,分给农民解救饥荒。经过革命洪炉的锻炼和考验,曹亚范于193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曹亚范到中共东满特委任巡视员,巡视过延吉、汪清等县的工作情况,指导各地反日斗争。1933年夏,党组织派他去和龙县,任县委委员。11月,又任和龙县委书记,兼管安图县党的工作。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和游击队有足够的粮食吃,他常以“有备无患”的思想教育大家,要求每人至少准备十五天的常备粮。冬天往山里转移时,他经常亲自打柴给群众和游击队员取暖用。他指派专人照看孤儿。每当敌人“讨伐”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首先安排好群众,然后自己再到游击队去参加战斗。

1935年3月,在东满党团特委联席扩大会议上,曹亚范被选为特委秘书长。不久,他由和龙县渔浪游击区转移到安图县车厂子,领导人民进行反日斗争。

5月间,东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曹亚范被调到二军二团任政治委员。到部队后,他对战士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热情宣传、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他曾亲自率领两个连,经安图、敦化,远征到蛟河一带进行活动,半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多次战斗,打击了日伪统治势力,扩大了抗日队伍的政治影响。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正式成立,曹亚范任三师政委及二军党委委员。不久,调军部工作。同年冬,抗联一军二师师长曹国安牺牲,曹亚范被调到一军二师任师长。他于1937年4、5月间到任后,率领二师转战于抚松、濛江、临江、长白等广大地区。

“七七”全国抗战爆发后,抗联第一军发布了号召吉林省人民起来抗日救国的布告,制定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扰乱敌人后方、牵制日军兵力、支援关内作战的方针。曹亚范根据杨靖宇司令和魏拯民政委的指示,率二师部队,在临江的回头沟、抚松的三道庙岭、檬江的漏河等地进行了多次战斗,取得很大胜利。

1938年过旧历年时,曹亚范率部攻下了临江县七道沟“集团部落”。他们把三十多名伪警察堵在屋里缴了械,得到许多粮食,背出许多大米、白面,剩下的都“插”到山上,准备向长白县转移。正月初三,部队行军到板石沟子岗上。附近有一座小山,山上松树丛生,伪宪兵和伪警察队四百多人埋伏在这里。山下是一片平地,积雪没腰深。曹亚范率部走近小山时,突然遭到猛烈射击,师部全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情况危急。这时,曹亚范立即命令战士卧倒在雪地上。乘敌人火力射击间隙之机,他率领战士勇猛地向小山冲去。扑到山脚时,许多战士已经倒下去了,曹亚范指挥战士继续向山上冲锋。敌人一露头,我军就射击,敌人一缩头,我军就猛冲。就这样,战士们冲上了山头,敌人被迫仓皇逃窜。这次,我军缴获了一挺机枪、十几支步枪,打死了十几个敌人。曹亚范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率战士英勇冲杀,转危为安,转败为胜,顺利地进入了山口。

同年春,曹亚范亲率战士,利用夜间去摸敌人的火堆。在冲锋时,曹亚范的腕骨不幸被子弹射中而致残。这以后,他只好回到密营养伤。8月,曹亚范伤愈归队。不久,总指挥部下令将二师改编为第一方面军,曹亚范任指挥。

10月间,一方面军在回头沟又摸了一次敌人的火堆。敌人在天黑宿营后,点起堆堆篝火。曹亚范率队悄悄地摸了上去,对准火光中的敌人就是一阵扫射。结果,打死日伪军多人,打死日本军官一名,还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和粮食。

11月,曹亚范准备率部冲过八道江回集安活动。但是,敌人已经把八道江铁路江桥一带严密封锁了。部队接近江桥时,被敌机发现,遭到连续轰炸;守桥之敌也乘隙向我军发起进攻。曹亚范只好率队折回,准备继续在金川县河里地方活动,等待机会再过江。不料,在板石沟北山又和日伪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敌人虽然也受到重创,但我方亦伤亡二十余人。曹亚范当即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决定暂时不过江。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牵制敌人,伺机再去集安。敌人从叛徒口里获悉我军已决定不过江,便撤走了封锁八道江的全部伪军。曹亚范得到消息后,当机立断,率部突过了八道江。第二天,敌机又发现曹亚范所率部队,进行了跟踪轰炸。我军行至通化县清沟子上掌,又与敌军接火。部队被迫再次分散活动。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伊俊山率百余人留在清沟子一带,安置伤病人员,同时牵制敌人兵力。曹亚范率二百余人直奔集安,一路上经过多次战斗,粮食也供应不上,队伍损失很大。后来,伊俊山也率队南来,两部分又会合到一起。这样,敌人屡次进攻,均被我击退。这时,敌人又从集安派出部队,向我军扑来。为避免损失,曹亚范率领部队迅速退到长岗庙岭,埋伏待敌。敌军果然从后赶来。我军迎头痛击,敌人再也不敢尾追了。

1939年2月,旧历年三十晚上,乘敌无备,曹亚范率部一举攻下了距集安县城不远的一个“集团部落”,得到了一些粮食。敌军闻讯后,从南北两面夹击。曹亚范率部先击溃了南来之敌,然后撤退到一座高山上,坚持与敌军战斗到天黑。他们又化装成伪军,向东摸进了一个“集团部落”;再转向西开去,主动诱惑敌军上钩,等待有利时机,再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不久,又攻取了尖刀岭西南一个“集团部落”,得到许多军需品。第二天,敌人开来了许多部队,妄图歼灭我军。曹亚范早已料到敌人必来,提前率队上了尖刀岭,在那里埋伏好。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我军突然发起冲锋,打得敌军大败,缴获了不少枪支和弹药。但因敌人太多,我军只好撤回山顶。这时,西边又开来敌人增援部队,企图夹击我军。曹亚范当机立断,决定暂时放弃西去计划,重新返回集安。敌人采用了卑劣的“讨伐”手段,把成千上万的群众赶进山区,让他们扛着竹杆,戴着草帽,日夜不停地搜索。这样一来,搞得我军日夜不得安宁,无法休息。而敌军却在镇上扎营,有情况才出动。我军被迫再回临江、金川等地,去找总司令部。

5月间,曹亚范率一方面军在柳河县回头沟子与北上回来的杨靖宇总司令相遇。杨靖宇给他们补充了一百多人,并指挥他们在回头沟子打了一次胜仗,重创了敌人,补足了给养。然后,又分开活动。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极力要解除东北地区的后顾之忧,因而在1939年冬至1940年春,抽调了大量兵力对我抗联部队进行疯狂的“围剿”。曹亚范率领一方面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在敌军重重包围之中,仍然顽强地坚持在临江、濠江一带的丛山密林中活动。由于饥饿,部队大批减员。最后,曹亚范身旁只剩十几个人了。他此刻又正在患严重的肺病,身体虚弱,行走艰难。但是,他总是以坚强的革命毅力、毫不动摇的抗日意志,坚持斗争着。

曹亚范是一个模范的政治工作者。他和战士同甘共苦,宁肯自己吃野菜,省下粮食给伤员吃;身体不好,却和战士们一样劳动。他总是这样回答同志们的劝告:“咱们的杨司令此我岁数大,还背东西呢!我们更应该多做些工作!”同志们更加爱戴他,尊敬他。曹亚范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熟谙各种战术,因势利导,机动灵活,能以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亲率战士冲锋陷阵,夺取胜利。

1940年4月8日晚,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曹亚范,带领十几名战士在濛江县龙泉镇以南的山沟里宿营。曹亚范外出筹粮,在金川屯以东谭家房场附近的岔路口,被当地坏分子宫运森乘他吸烟无备之机,用砍柴斧子将他砍死。曹亚范被难时,年仅三十岁。

(魏哿奇)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