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高海超:岗得有人站,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81网 时间:2025-07-13 22:39
导读:海疆赤子心 ■刘国顺 贺才雄 阳宗峰 有的人,梦想很远,远在太空。有的人,梦想很高,高在高原。还有的人,梦想很大,大在海疆。 他,从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似乎注定与海结缘

海疆赤子心

■刘国顺 贺才雄 阳宗峰

有的人,梦想很远,远在太空。有的人,梦想很高,高在高原。还有的人,梦想很大,大在海疆。

他,从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似乎注定与海结缘。

呱呱坠地,父母抱着他笑得合不拢嘴,希望他能拥有大海一般辽阔的胸襟,更希望他能像大海一样,有容乃大、承载万钧,于是,为他起名“海超”。

打小,高海超就喜欢水,把家乡小池小塘游了个遍。长大后,他嫌池小塘小,心心念念大江大河和大海。

军校毕业后,高海超如愿以偿分配到海南。可那时他没想过,海南也有山,而他恰好被分配到深山里的某部队。

在基层摸爬滚打几年后,他成长为一名机关参谋。正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个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新生单位,引起了他的注目,活跃了他的心思——“大海,我来了!”

有战友说,一个新生单位什么都得“白手起家”,而且还在高温、高湿、高盐的偏远海岛,去了肯定要面临许多未知的困难。

高海超却铁了心:岗得有人站,岛得有人守。热血青年,就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第一次乘小艇上岛,海面碧波粼粼,阳光洒下斑斑金辉,闪闪烁烁。一群海鸥扑扇着翅膀,从侧面掠过小艇的甲板。沐浴着清新的海风,高海超哼着歌儿,心中有股说不出的畅快。

下一秒,一个大浪突然迎头打来,高海超一个踉跄被甩到船舷上,肋骨撞得生痛。刚起身未立稳,又一个大涌浪袭来,高海超感觉从腹中到胸部都翻腾着一串冲击力,苦水酸汁,大口大口地从喉咙里涌出来……

“老海岛”们都说,克服晕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适应、去习惯。那段时间,一有出海任务,高海超便申请跟船,头晕了,就蹲下来闭上眼休息一会儿;呕吐了,就干脆吐个痛快,抹抹嘴又迎着风浪前行。一段时间后,他终于闯过了晕船关。

海岛很美,刚上岛的人都说这里是人间天堂,海水清澈,椰风拂面。第一次上岛探亲时,女儿嘟着嘴责怪起了爸爸:“难怪爸爸要来守岛,不愿陪我们,原来这里这么美!”

可妻子和女儿不知道的是,忙完一天的工作后,高海超常常独自坐在沙滩上,怔怔地望着家的方向,不知不觉间泪水就模糊了视线。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在岛上生活,官兵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与寂寞。一次,一名老兵说,闺女感冒半个月没见好,天天念着要见爸爸;老婆累得无可奈何,天天盼着自己回家……

高海超心头一酸,竟说不出半句安慰的话。

现实就是这么无奈,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没有!从来都没有!苦点、枯燥点,只是生活的一种滋味,但不是生活的全部。热血男儿,就该有更高远的理想,更坚定的意志……下定决心后,高海超觉得心里似乎又淌过了一股激流,并且在他的胸腔里响起了热烈回响。

在岛礁上建设指挥信息系统,是高海超上岛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

“第一代垦海人,就要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白天,高海超和战友们穿过羊角树丛,越过滚烫的沙滩,一米一米地架设光缆;晚上,他们熔接光缆、安装设备,一台一台地调试参数……

“快看,通了!”当作战值班室屏幕里传来上级指挥所的画面时,高海超激动地把战友一把搂进了怀里。

指挥信息系统刚一联通,值班室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某海上重要设施疑似损毁,你部迅速核实情况!”

海上无小事,高海超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必须第一时间前出查证。此时台风刚过,海面上仍然翻腾着两米多高的白浪。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等浪小点再说吧!”

高海超一声令下:“顶浪走!”

在检查了小艇性能、备足救生设备后,高海超带队按时前出,抵达目标海域,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并迅速上报。

冒险出海,这是第一次,也成了后来的工作常态。

大家都说高海超胆子大,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分内事还是分外事,他都喜欢当成自己的事,大胆尝试。

驻地周边的无人岛礁向来是管理和看护的盲区。“如果这些岛礁被敌侵占,我们就成了历史罪人。”高海超向单位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借助新技术加强无人岛礁管护。

单位自身建设才迈出了第一步,连宿舍和办公区都是向别的单位“借”来的,怎能一步登天就干大事?见领导也犯了难,高海超大着胆子恳求领导带他去向地方领导汇报。很快,军地联手为无人岛礁建起了电子栅栏,由“电子哨兵”对岛礁进行全方位远程监控。

考虑到一些偏远岛礁,因生活条件不完备,岛上渔民也不多,如果遇到险情很难第一时间获知、上报和前出救援,高海超又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在岛礁上建设信息化哨所,以填补观测盲区。得到上级批准后,他主动揽下重担,与战友们研究攻关。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信息化哨所从设想变为现实,遇到重大海情、灾情,哨所配备的信息化设备都能第一时间预警,有效提升了救援效率。

刚上岛时,上级调研组勘察某无人岛礁,领导盯着高海超问:“如果战时敌人企图隐蔽侵占这个岛礁,最有可能从哪个方向登陆?”

高海超支支吾吾没能回答上来。

来单位这么久,第一次回答不上问题,高海超感觉有些沮丧。

领导看出了他的窘迫,对他说:“有看得见的岛礁,还有看不见的水文参数,水的温、盐、声、密都会影响作战行动,这些重要参数都是我们参谋人员应该掌握的。”

高海超羞红了脸,同时也燃起了斗志。他揣着书本和海图,一有空就往各个岛礁跑,遍访各单位的“老海岛”求教。10年过去了,高海超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丰富。问及一,他能答及三;问及东,他能触及西,相关知识、理论、常识和战例等,讲得有板有眼、有条有理。

正是因为善于学习和思考,高海超越来越靠近“中军帐”。

一次军地联合演练,大屏幕上“蓝军”的光标突然消失,让“红军”指挥所的氛围瞬间紧张起来。

“叫高海超过来!”指挥员点兵。

高海超跑步赶来,盯着态势图沉思片刻,然后迅速拿出作业工具在图上量算开来。

几分钟过后,高海超直起身:“经研判,‘蓝军’企图避开我部侦察,向雷达盲区机动,建议对A岛方向展开搜索……”

望着一脸笃定的高海超,指挥员果断采纳了他的建议。过了不久,指挥所大屏显示成功捕捉到目标。

特情的成功处置,令高海超一战成名。一时间,海上的大事小事,都有人找他帮忙解决。

某日凌晨4点,正在熟睡的高海超被叫了起来。因夜间视线不良,一艘渔船在某岛礁海域搁浅,情况危急,让他立即赶到值班室协助处置。

“向上级和市政府通报情况,接通渔船的卫星电话……”高海超一边安排当日值班员上报具体险情,一边指挥出事渔船进行自行脱险。

船只停止了倾斜!大家松了一口气。

可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船艏搁浅,船艉有礁石,强行拖拽可能造成二次触礁,导致螺旋桨受损。

正当大家眉头紧锁时,高海超快速查阅了海图,给出了处置方案:“可以判定,搁浅地点是沙底,对船体损伤较小,我建议,待到高潮水位,借用风力和渔船自身动力,再依托其他渔船协助搁浅船只转变方向,将其从侧面拖出……”

领导同意了他的处置方案。经过一番努力,渔船成功脱险。

搁浅事件犹如一阵风,再次掀起高海超脑海里的涟漪:海上形势复杂多变,船只搁浅、意外碰撞等突发情况时有发生,怎样才能有效进行规避和处置呢?

工作之余,高海超埋头于书本和网络上的各类资料,总结梳理出百余条特情处置要点。

“有情况,叫海超!”“有任务,找海超!”现在,不管大小活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高海超在不在。

“高海超!”

“到!”

“大家都说,海上的任务需要海超,现在任务来了,你敢不敢扛?我命令你带领团队组织战法研究攻关!”

“保证完成任务!”

子夜时分,省军区机关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窗内,刚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高海超带领团队集智攻关战法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很长……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