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推出新式“隐身”雷达系统:可避开无人机监
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研发人员6月28日告诉俄罗斯新闻社记者,俄罗斯已测试了一款可避开敌方无人机或飞机监测的新式雷达系统。
资料图:俄军雷达操作员。(俄罗斯国防部)
据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6月28日报道,无源雷达是在无发射器的情况下工作,它通过接受来自其他物体的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俄罗斯新闻社报道称,这款名为“Tropa”(俄语意为“路径”)的俄罗斯新式无源雷达利用通信塔台定位飞机信号,而不需自己发射信号。
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星球公司负责人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在莫斯科附近举行的俄罗斯年度防务展览会上说:“这意味着,这种雷达不会被看到,也不会被听到。”
在莫斯科西北特维尔市进行测试期间,“Tropa”雷达成功截获了来自市区范围内通信塔台的飞机信号。
彼得罗夫说,这种“隐身”雷达可以军民两用。他还说,私人买家可以利用这种装备“防止无人机监视他们”。
报道称,星球公司是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RTI集团的下属企业。在这次防务展览会上,俄罗斯还展示了另一款无源雷达Avtobaza-M。这款雷达是由总部设在莫斯科的电子战科技中心防务制造商研发的。
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研发人员6月28日告诉俄罗斯新闻社记者,俄罗斯已测试了一款可避开敌方无人机或飞机监测的新式雷达系统。
资料图:俄军雷达操作员。(俄罗斯国防部)
据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6月28日报道,无源雷达是在无发射器的情况下工作,它通过接受来自其他物体的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俄罗斯新闻社报道称,这款名为“Tropa”(俄语意为“路径”)的俄罗斯新式无源雷达利用通信塔台定位飞机信号,而不需自己发射信号。
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星球公司负责人亚历山大·彼得罗夫在莫斯科附近举行的俄罗斯年度防务展览会上说:“这意味着,这种雷达不会被看到,也不会被听到。”
在莫斯科西北特维尔市进行测试期间,“Tropa”雷达成功截获了来自市区范围内通信塔台的飞机信号。
彼得罗夫说,这种“隐身”雷达可以军民两用。他还说,私人买家可以利用这种装备“防止无人机监视他们”。
报道称,星球公司是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RTI集团的下属企业。在这次防务展览会上,俄罗斯还展示了另一款无源雷达Avtobaza-M。这款雷达是由总部设在莫斯科的电子战科技中心防务制造商研发的。
【延伸阅读】不怕反雷达导弹:波兰新型防空炮亮相
近日,波兰陆军和岸防部队举行了一次大规模防空演习,其中有一种基于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大幅改进的“比亚瓦河”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十分抢眼,本组图就此解读。
在介绍这种魔改自行高炮前,先来认识下它的原型,ZSU-23-4“石勒喀河”,这种著名的自行高炮最初于1962年进入苏军服役,专为伴随苏军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团提供行进间野战低空防空。
该高炮搭载有4管AZP-23型23毫米高炮,单门最高射速每分1000发,有效射程3000米,最大射高5100米。除了对付低空飞行目标外,该高炮也可用于攻击地面轻装甲目标。 图为“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多视图。
“石勒喀河”最大特点是采用了雷达指挥火控系统,系统反应时间7秒,是世界上最早将雷达装到自行高炮上的车型之一。 由于性能可靠,“石勒喀河”的总产量超过6500辆,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的军队中使用。图为冷战时期,苏军演习期间,ZSU-23-4自行高炮掩护地面装甲部队推进。
尽管“石勒喀河”性能可靠,但毕竟已服役了半个多世纪,其火控雷达易受敌方电子干扰,已无法满足21世纪的野战防空需要。为此,波兰防务控股公司于2013年推出了ZSU-23-4MP“比亚瓦河”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用被动式光电瞄准系统取代了老式RPK-2对空雷达,并加装了4联装“雷电”防空导弹。
换装了被动光电火控系统后,“比亚瓦河”的最大探测范围提升至10千米,大幅提升了战时的抗干扰能力,而且无需担心会被敌方反辐射导弹锁定,且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作战反应时间。加装了“雷电”导弹后,该系统的最大拦截射程扩展至5.5千米。图为“比亚瓦河”发射雷电导弹。
而原先的4管23毫米高炮则可作为“雷电”导弹的补充手段,一旦目标突破导弹拦截,“比亚瓦河”仍可使用高炮进行末端拦截,进一步提升了防空拦截效率。
图为同时将高炮和导弹发射器抬至高仰角的“比亚拉河”自行防空系统。
图为“比亚瓦河”打靶后,掉落在地上的23毫米炮弹弹壳。
另一角度拍摄的“比亚瓦河”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图为军演期间,与“比亚瓦河”协同防空训练的ZSU-23牵引高炮夜间弹幕射击。
图为港龙模型推出的“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模型封绘,图中还能看到美军的AH-6攻击直升机。
图为外国网友制作的“石勒喀河”自行高炮CG图。
(责编:白民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