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激烈动荡 新的战争可能即将开始
越来越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中东,又一个血腥轮回可能要开始了。
怎么样的轮回?
战争+动荡!
在中东,最不缺少的,可能就是战争了。
一系列的战争仍在进行中:
叙利亚的内战、利比亚的内战、沙特和也门胡赛武装的内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
但新的战争,可能即将开始。最可能的一个,就是围绕着伊朗的战争。
这又分为至少三个层次:
1、代理人战争。胡赛武装、真主党、哈马斯,都被认为是伊朗的小兄弟,正各自在战场上和敌人厮杀。
2,美国和伊朗的冲突。反正,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炮弹已经上膛”,就只差最后扣动扳机了。
3,沙特和伊朗的战争。按照沙特的说法,最近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就是伊朗干的,但沙特一旦发动报复,伊朗的答复:那就是一场全面战争。
在虎狼中东,旧的战争还未结束,新的战争又在酝酿中。这是现实的无奈,但却是历史的常态。
此外,一些看似平静的国家,则酝酿着更大的动荡。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埃及。
越来越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中东,又一个血腥轮回可能要开始了。
怎么样的轮回?
战争+动荡!
在中东,最不缺少的,可能就是战争了。
一系列的战争仍在进行中:
叙利亚的内战、利比亚的内战、沙特和也门胡赛武装的内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
但新的战争,可能即将开始。最可能的一个,就是围绕着伊朗的战争。
这又分为至少三个层次:
1、代理人战争。胡赛武装、真主党、哈马斯,都被认为是伊朗的小兄弟,正各自在战场上和敌人厮杀。
2,美国和伊朗的冲突。反正,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炮弹已经上膛”,就只差最后扣动扳机了。
3,沙特和伊朗的战争。按照沙特的说法,最近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就是伊朗干的,但沙特一旦发动报复,伊朗的答复:那就是一场全面战争。
在虎狼中东,旧的战争还未结束,新的战争又在酝酿中。这是现实的无奈,但却是历史的常态。
此外,一些看似平静的国家,则酝酿着更大的动荡。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埃及。
按照媒体的报道:
1,最近几天,在开罗、亚历山大、苏伊士等多个埃及大中城市,爆发了反政府抗议示威。在塞西执政下的埃及,这样的示威场景其实非常罕见。
2,关键人物,是流亡海外的埃及承包商阿里。按照他的指控,他掌握了包括塞西在内的埃及高层“贪腐罪行”,并号召民众抗议。尽管指控遭到塞西的断然否认,但不少年轻人还是走上了街头。
3,更让人关注的是,“反贪污”“总统下台”等口号,与八年前“阿拉伯之春”抗议口号几乎如出一辙。在那次动荡中,长期执政的埃及强人穆巴拉克下台,利比亚、叙利亚陷入内战,“阿拉伯之春”最终成了“阿拉伯之冬”,无数人在动荡中死去。
4,埃及的动荡,被认为还有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子。穆巴拉克下台后,穆兄会上台执政,但随后遭埃及军方政变推翻。2019年6月,来自穆兄会的埃及前总统穆尔西在接受法庭审理时突然昏迷并去世,享年67岁。
军人再一次掌控了埃及政权,在军队统帅塞西领导下,埃及恢复了稳定。2014年,塞西以97%得票率当选总统,2018年连任时,唯一的对手,被认为是他的一名支持者。
但现在,一向平静的埃及,又出现了新的动荡!
八年一个轮回,似乎太短了一些。
大国的博弈、宗教的争斗、民族的矛盾,以及内部的种种问题,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就是中东当下的残酷现实。
几个看点吧:
1,大国博弈正在加剧。比如,伊朗,按照伊朗和美俄中德英法六大国达成的协议,伊朗核问题最终和平解决。哪知道,特朗普上台后,公然撕毁了该协议。按照一些美国人的说法,特朗普之所以撕毁协议,只是因为这个协议是奥巴马签的,他感觉很不爽。但与伊朗的对抗,直接导致了战争脚步的临近。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2,宗教矛盾日益尖锐。最主要的矛盾,还是在伊朗和沙特之间,伊朗是什叶派,沙特是逊尼派,是千年的死敌。让人痛心的一点是,有时同一种宗教不同教派之间的内斗,往往比宗教与宗教的斗争更加惨烈。在混乱冲突中,极端的“伊斯兰国”趁势在中东核心地带崛起,又导致了一系列的屠杀和战争。
3,国家治理面临难题。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一度都是强人执政,但最终都陷入动乱,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最终还命丧黄泉。为什么?西方大打出手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国家治理隐患重重,民众不满增加,互联网更成为一个重要变量,这一切又为西方干预创造了足够的借口。现在的叙利亚战场,似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好歹也算一个中东大国,现在成了大国新武器的试验场,还是让人不胜感慨。
4,民生更是根本问题。8年前,阿拉伯国家纷纷陷入动荡,民生才是最根本问题,因为人们普遍对现状感到不满,年轻人更因为失业率和天花板失去了希望。现在埃及又发生一系列抗议,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民生的问题。7月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33%埃及人活在贫穷境况下,高于2015年的28%、2000年的17%。这怎么能让年轻人安于现状?
不管是在泰国还是德国,很多朋友一提到中国,最大的感叹,就是中国政通人和,经济总体欣欣向荣。虽然也有一些问题,但多是发展中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就没有中国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中东却是复杂的,夹杂着我们很多中国人可能无法理解的宗教、民族、历史矛盾。记得当年在中东工作时,我们国内提出“和谐社会”,有巴勒斯坦朋友就很不解:社会怎么能和谐呢,我们生下来就是要斗争的……
一个血腥的轮回可能又要开始了。
苦难的中东,这本不应该如此的。
这里其实不缺乏财富,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大储量的石油。但财富往往导致了新的争斗,超级大国的自私、一些政客的贪婪,让一个又一个国家最终陷入内乱。同时,更要看到,国家治理出现问题、发展缓慢让问题尖锐,更导致中东隔一段时间必然出现动荡,甚至一次又一次滑向战争的深渊。
和平稳定是福,发展才是硬道理。这真不是空话啊!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中美的博弈可谓是精彩纷呈,国家较量的拼智慧、拼力量、拼胸怀、拼格局、拼境界、拼内部团队······可以说,中美博弈能拼的都拼了。
如果说两个人之间的直接交锋,当今世界,普京与特朗普的较量无疑最有剧情和喜感。
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真的是千丝万缕,俩人结缘互动从2016年特朗普竞选时就开始了,当时双方先是隔空互送“秋波”,接着默多克华人前妻邓文迪大概是作为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的闺蜜,代表特朗普竞选团队与普京在2016年愚人节求进行了一次会面,当时甚至还传愚人节玩笑说普京与邓文迪可能谈恋爱了。
之后,普京与邓文迪再无往来,但与特朗普之间的互动因此开始爆发,双方互动极其频繁。
然而,双方的互动最终被美国民主党以“通俄门”给棒打了鸳鸯。2016年,特朗普的意图是,通过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然后与普京联手对付中国,这个和后来传言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给特朗普制定的联俄遏华的策略完全一致。
普京当时的策略是,通过特朗普上台,至少可以改善美俄关系,若能通过特朗普解除西方对俄制裁,那简直就太妙了。
事实结果对普京来说有点残酷,特朗普在民主党的强压下,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了普京,不但没有解除对俄制裁,反而是加大了对俄制裁。
普京在特朗普上任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不断被制裁中苦苦等特朗普“投桃报李”,结果特朗普不但把普京投的桃全吃光了,而且连个李子核都没有给普京投过来。在此期间,普京在叙利亚的决策优柔寡断,失去了不少良机。
不过,普京在特朗普上任一年后看清了,特朗普根本不可能信守承诺。之后,普京针对特朗普的出招,都非常犀利,而且直戳要害,让特朗普很不爽却又很无奈。
譬如,后来特朗普又搞了一个分化中俄的策略,以退出《中导条约》为威胁,要求俄罗斯把中国拉到新的军控谈判之中。这个主意,大概是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出的主意,全程由他一手操盘。不过,普京完全不上当,你要退就退,也不可能去和美国一起针对中国。
最后,美国退出了中导条约,中俄不但没有被美国分化,反而是靠得更紧。这也就是说,经过博尔顿的一顿折腾,美国现在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中国和俄罗斯投入大量资源搞反导系统和中短程导弹部署,而中俄将会因此联手反制美国。在这场竞赛中,到底谁会崩塌,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不但搞中国和俄罗斯,还要搞伊朗,在针对中俄采取极限施压的同时,对伊朗同样采取了极限施压之策。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际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在上世纪末曾强调,一定要避免中国、俄罗斯和伊朗联手,现在结果是,经过特朗普一手促成,中国和俄罗斯已经联手,中俄联手力挺伊朗是现在全球格局下的必然选择。布热津斯基的担心,终于在特朗普敲锣打鼓喊着“美国优先”的背景下,逐渐实现了。
就在刚刚,美国在中东下了“一城”,在胡塞武装与沙特的交战中,突然沙特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失灵了。结果,沙特的大型石油设施被十几架无人机和7枚巡航导弹给击垮了,沙特丧失了一半的石油出口能力。估计,在得手后胡塞武装也傻了,自己难道神功附体了?
事实上,很快爱国者防空系统哑火导致沙特重创的后果就出来了。
沙特,向美国投降了,一则把矛头直指伊朗,二则参与美国为首的波斯湾护航联盟。
这两件事,如果继续发展,一旦爆发沙特为首的逊尼派与伊朗为首的什叶派之间的战争,中东可就真的大乱了。中东大乱,除了对美国为首的极个别国家有利,对全世界都不利。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变化,是各国必须重视且需要推动解决的。
沙特在向美国“投降”后,沙特国王立刻就给北京打了电话,要听北京的意见。中国的态度,让沙特吃了颗定心丸。中方总的意思是,中沙是全面战略伙伴和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中方同样坚定支持沙方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稳定所作的努力。
中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同沙特的关系,愿同沙方保持沟通,为两国关系和合作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这意思就是说,中国可以和沙特更进一步,所以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
沙特国王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表态期待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关于沙特石油设施被袭,中方表态很清楚,中方对沙特石油设施遭遇袭击予以谴责,这一事件给海湾地区局势和国际能源市场带来冲击。
希望事件得到全面、客观、公正调查,呼吁有关方面避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的行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方一方面支持沙特,但希望把事情搞清楚再说,大家不要把中东局势搞复杂。
中方表态一出,至少稳住了沙特更进一步的动作,中东局势暂时可以稳下来。
沙特国王萨勒曼则这样说:
沙中关系牢固良好,沙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将在关乎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继续给予中国坚定支持,期待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些内容,与5月份通话基本一致,就是两国要合作,合作,合作。
但这样一个电话,仅仅是重申一下双方合作的意愿吗?
关键点,是新华社通稿中的这一句话:萨勒曼通报了近日沙特石油设施遭遇袭击有关情况。
这次震惊世界的突然袭击,导致沙特这个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产量,一下子锐减了一半,进而使得国际油价出现了几十年最大幅度的一次暴涨。
石油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沙特抖一抖,全球都颤悠悠。
但更让世界焦虑的,则是接下来怎么办。按照沙特的指控,是伊朗对沙特发动了攻击。沙特和伊朗都是中东大国,如果这两个国家发生冲突乃至战争,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沙特国王亲自给中国打了个电话,通报相关情况。
中方怎么表态?按照新华社的报道,中国领导人是这样说的:
中方对沙特石油设施遭遇袭击予以谴责,这一事件给海湾地区局势和国际能源市场带来冲击。希望事件得到全面、客观、公正调查,呼吁有关方面避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的行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两句话,非常简短,但代表着中国对这一国际焦点事件最权威的看法,也是极具外交智慧和原则的表态。
1,谴责,对沙特石油设施这样袭击,中国予以谴责。
2,严重,这一事件后果相当严重,对海湾地区局势和国际能源市场,都带来了冲击。
3,调查,希望事件得到全面、客观、公正调查,请注意这三个形容词,很有内涵的。
4,呼吁,呼吁各方克制,避免采取地区局势紧张升级,维护和平稳定。
其中,既有对沙特的公开支持,比如,予以谴责,也包括上面提到的“支持沙方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稳定所作的努力”的明确表态。
还有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态:这种事件调查,必须全面、客观、公正,不能和稀泥,不能太武断,不能唯恐天下不乱。
更有委婉的劝告,地区局势够紧张了,不能继续升级。否则,后果真不堪设想。
如果再仔细对照两次通电话,5月份那次,中方也重申:坚定支持沙方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稳定所作努力。
但双方没有明确谈具体的中东问题,但这次不一样,沙特国王通报了近日沙特石油设施遭遇袭击有关情况。
4个月时间过去了,中东局势不断恶化,不仅仅是击落无人机、油轮遭到袭击的问题,甚至正可能在滑向战争的深渊。
按照伊朗外长日前的公开表态,如果美国和沙特发动进攻,结果将是一场“全面战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