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让美帝明白:现在还打不过中国!
俄乌冲突、俄乌危机、俄乌战争不断升级,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关系到整个欧洲,关系到整个世界大的格局演化。
既是东西方对峙冷战的延续,也是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变量,也是大国关系竞争、博弈、调整的集中爆发。
不仅是俄美关系在欧洲地区的较量,也是中美关系在国际上的较量,也是南北关系、东西关系的较量。战场在乌克兰,但战线在全世界。
战争在俄乌之间,但是较量在俄美之间,也在中美之间,反映了全世界各种力量的比拼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
俄乌冲突的战场在乌克兰但战线在全世界
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重大的,超过近几十年的任何一场战争。
第一,俄乌冲突背后是美国争夺欧洲能源市场
1、俄罗斯在世界上能源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俄罗斯一直以来是全球天然气资源大国,原油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大国。
俄乌冲突、俄乌危机、俄乌战争不断升级,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关系到整个欧洲,关系到整个世界大的格局演化。
既是东西方对峙冷战的延续,也是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变量,也是大国关系竞争、博弈、调整的集中爆发。
不仅是俄美关系在欧洲地区的较量,也是中美关系在国际上的较量,也是南北关系、东西关系的较量。战场在乌克兰,但战线在全世界。
战争在俄乌之间,但是较量在俄美之间,也在中美之间,反映了全世界各种力量的比拼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
俄乌冲突的战场在乌克兰但战线在全世界
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重大的,超过近几十年的任何一场战争。
第一,俄乌冲突背后是美国争夺欧洲能源市场
1、俄罗斯在世界上能源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俄罗斯一直以来是全球天然气资源大国,原油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大国。
据BP的2021年统计年鉴,2020年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为1078亿桶,约占世界储量的6.2%,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委内瑞拉、沙特、加拿大、伊朗和伊拉克,略高于美国。
美国、俄罗斯、沙特是世界前三大产油国,2020年的产量分别是1647.6万桶一天,美国是2020年超过的俄罗斯,但到2021年的日产量俄罗斯又超过了美国。
2020年美国在第一位,2021年俄罗斯超过了美国、沙特。2021年俄罗斯的原油和凝析油产量,每天达到了1052万桶,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石油储量和产量都在世界上位于前三位。
2、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第二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储量国。这也是BP的统计,2020年,俄罗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37.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储量的19.9%,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俄罗斯位于全球前两位,2020年的产量,俄罗斯达到了6385亿立方米,俄罗斯和美国都是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发动战争实际上背后是与俄罗斯的能源之战,也是美元与欧元之战。
俄罗斯开采的天然气,34%是用于出口的,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量是3.6亿吨,大的买家是日本,日本一年是接近8000万吨,第二位的买家是中国,中国今年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商。
3、俄罗斯已经成为和美国争夺世界能源市场的劲敌。目前天然气出口最多的是卡塔尔,是8800万吨;
第二位是澳大利亚,跟卡塔尔的数量差得不多,微差;第三位是美国,目前占全球的9.2%,但有一个很大的变量,就是2025年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从天然气的储量看,第一位是伊朗,第二位是俄罗斯,第三位是卡塔尔,第五位是美国。
但是,从未来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来看,美国到2025年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商,所以美国在提前布局,以挡住伊朗和卡塔尔,特别是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向欧洲出口。
4、美国布局欧洲能源市场。为什么非要打仗才能挡住呢?因为现在从俄罗斯通向欧洲的输油、输气管道是六条,能源出口到欧洲占40%,北溪二号已经修通了,起点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终点在德国,修通之后,加上原来的出口量,俄罗斯通过管道运输的石油、天然气,未来将占到欧洲市场的大头。
现在北溪2号已经修通了,但是还没有输气,俄乌就打起来了。如果没有这个战争,北溪二号通了之后,俄罗斯输往欧洲,特别是欧盟,整个能源就会占到欧洲市场的83%,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最大的出口国家和地区,这个潜在的市场,欧洲市场基本上被俄罗斯占领了。
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是液化天然气,它的价格是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3倍。为什么成本和销售价格会这么高呢?
液化天然气运输之前液化体积需要压缩到1/625,需要在零下-162度到-163度这种极端低温下才能压缩。
一所最大的油轮,来装液化天然气的轮船,可以装27.2万吨,什么概念呢?现在万吨轮都是非常大的,十万吨非常大,它载重量竟然27.2万吨。这种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轮船,我们国家没有,最多的是卡塔尔,美国也有。这种船最长的350米,这是巨轮。卡塔尔在上海的沪中造船厂订了四艘运输液化天然气的巨轮,每一艘是299米的长度,载重量最少是22万吨。
液化天然气的压缩是非常困难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再加上轮船的这种运输,再加上到了所在地后还要把液化天然气变成气化天然气,所以它的价格等于从俄罗斯利用管道输的天然气价格,起码是3倍以上。
但是今年这个战争一打,德国宣布北溪二号不用了,欧洲纷纷制裁,把俄罗斯输往欧洲的能源大幅度降低了,今年欧洲的能源实际上从1、2月份进口,比原来扩大了几倍,起码是二、三倍,其中四分之三是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都是液化天然气这种高成本的天然气。
美欧发起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德国表态北溪二号停了,停的背后就意味着这个天然气市场是美国的,我卖给你高价,你也得接受,虽然俄罗斯的便宜,但这种天然气因为姓俄罗斯,便宜也不行,因为政治不正确,俄罗斯的气就是不能用的。 所以,俄乌冲突背后,第一个就是能源之争,是既有的和未来的能源市场争夺,特别是对欧洲市场的争夺。
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特别是欧盟也是美国的大市场。现在俄罗斯能源一下把它抢过去了,而且俄罗斯的能源便宜,运输又方便。当美国不是石油大国的时候,需要从中东进口能源的时候,他发动的几个战争都在中东,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威特战争等,背后几乎都是能源之战,争夺的是能源供给侧。这一次仍然是能源之战,但不同的是争夺能源需求侧。
第二,美国拉欧洲制裁俄罗斯会重创欧元
美国再次绑定欧盟和北约,一起制裁俄罗斯,现在看起来是美欧共同行动,但最终将导致美元、欧元之战。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分布中,欧元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美元抗衡的货币。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分布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在去年的10月份,首次降到了38%多一点,欧元比重上升了39%以上,已经高于了美元比重。
欧元从一开始诞生到现在,实际上美国就发动了几场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背后都是为了打击欧元。每打一次仗,欧元就贬一次值。这次俄乌冲突,毫无疑问又会使欧元受到重创。
这一次如果说美国破坏了俄欧的关系,特别是俄欧能源关系如果彻底切断,重创的又将是欧元。中国和俄罗斯正在修西线输油管道,近日又签署了1亿吨石油、4000亿美元的能源供应协议,采用的是欧元结算。
2月4日普京来北京参加冬奥运会,和中国签署了15个大单,其中一个是能源大单,就是这个4000亿美元长周期贸易的大单,采用欧元结算。
我当时想,中国真智慧,既拉住了俄罗斯,又拉住了欧洲。但这次俄乌冲突背后,美国打击欧亚的这种战略博弈加剧了。美国制裁要切断俄罗斯用美元和SWIFT体系,还要拉上欧元、日元,但这将导致欧元在欧洲能源困难的情况下地位下降,币值下降,这背后是美元与欧元的货币大战。
第三,战场虽然在乌克兰但战线在全世界
乌克兰背后是美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演的技术确实挺好,结果把喜剧演成悲剧。但是有几个特别危险的动作,一是他强烈要求北约和美国,对俄罗斯关闭领空,但美国和北约都表示不可能。二是给乌克兰老百姓每个人发枪,让老百姓参战,使战事打成一场人民战争,成为平民战争,让俄罗斯陷于战争不义谴责之中。
三是把监狱里所有的犯人都放出来了,说让他们戴罪立功,每个人都发武器,杀人越多,功劳越大,给你减刑就越多。四是组织国际军团,现在组织了1.6万人,大都是原来极端恐怖主义分子,重金雇佣放到战场上。
所以,俄乌冲突一方面有可能边打边谈,但谈判进展取决于战斗进展情况;另一方面,战争的始作俑者美国在三条战线同时开战。一条战线是利用北约、欧盟,直接推动产生俄罗斯与欧洲的分裂、对立、对峙、对抗、对决;一条是利用全球统一战线,包括联合国的力量,包括世界各国的力量,形成对俄罗斯谴责和战略打压之势;另一条战线,打击的重点仍然在亚洲大国。
美国现在还不具备直接和中国开战的条件
拜登、布林肯最近都放出话来了,我们要同时与俄罗斯和中国两条战线开展,他们说得非常清楚。我个人分析,美国之所以不向乌克兰派一兵一卒,只是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舆论,美国用这些话语权支持乌克兰,我想美国醉翁之意不在俄乌,而在于遏制中国也。
最近几年,美国形成了战略共识,把中国作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最有能力跟美国进行全方位竞争,他们并不认为俄罗斯是最有能力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的战略对手。在军事上美国借用乌克兰作棋子,鼓动乌克兰与俄罗斯拼得你死我活,但是在经济体量上、经济能力上、在和世界经济联系上,在世界产生的道义力量上,美国一些政客和智库认为,俄罗斯还不具备与美国真正持久抗衡的能力。
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国形成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链接,现在是120多个成员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70多个成员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跟世界贸易的联系相当紧密。中国是世界上占三分之二以上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这些国家最重要的进口市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度越来越紧密。我个人认为,美国现在还不具备直接和中国开战的条件。
1、美国利用台湾要挟中国没有任何道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在法理上是我国内政问题,中美建交签署的三个公报上有明确表述。美国短期内不敢对中国动武,对于台海喊得比较厉害,美国主要针对中国的策略之一,是形成盟友体系对中国施压。美国舆论战打得比较厉害,科技战打得比较厉害,科技上美国最有优势的是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基础研发能力。
与特朗普相比。科技战是现在拜登政府的主线,舆论战是拜登政府的重中之重。最近《美国竞争法》出台,原来拨3亿美元专门针对抹黑中国打舆论战,在各个方面报道不利于中国的负面消息。现在又增加了1个亿美元达到4亿美元,加大用于报道宣传抹黑中国的力度,美国对中国舆论战是全方位的。
2、美国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短期内几乎不可能。美国推动在四个方面重构,包括半导体、药品、高储能电池、稀土这几大领域,美国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构建完全独立的半导体产业链,这是美国下的力量最大的领域,台积电答应转移6个工厂到美国,到目前一个都没有建成。
特朗普时期台积电答应建立一个工厂,到现在没有建成,拜登执政后又答应了建立5个,目前也一个都没有建成。所以,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除了遏制中国以外,就是在美国重构半导体的产业链中,台积电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变成美国的生产能力。
台湾对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价值不大,当前唯一的价值,我个人认为就是台积电,这对美制造业建立独立的半导体产业链具有最大的价值。台湾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棋子,最大的价值就是遏制中国大陆,经济上美国现在重构半导体产业链,对于台湾最大的需求就是台积电的产能向美国转移,目前远没有完成这个目标。
3、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切不断的。如果中美直接开战,必然两败俱伤。
贸易争端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了,贸易争端打了四年,美国彼德森研究所的研究结论是,90%的高关税是由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企业承担,耶伦在国会证词里面说得更清楚,高关税94%是由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的企业承担。耶伦从当了财政部长,一直在呼吁取消高额关税。
我估计美国也是政出多门,屁股决定脑袋。戴琦要在她的岗位上有所作为,贸易办公室表示要继续贸易争端,因为不发起贸易争端,她在遏制中国方面就创造不了业绩。
4、美国已经开始实施重构产业链的战略。虽然重构产业链是非常困难的,不仅会付出巨大的成本,还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有重大冲击。
但自从拜登上台以后马不停蹄地在推动这项工作,重点在药品、半导体、稀土和储能电池4个领域,重中之重是半导体行业。
比如英特尔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要建两个大的工厂,英特尔将投资3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相当于人民币452亿元),目的就在扩大英特尔在马来西亚槟城州(Penang)先进半导体封装工厂的生产能力。
从特朗普开始,拜登加快了速度,要把中国台湾台积电搞到美国本土,准备在美国建设6个工厂,可惜的是目前一个也还没有建造起来,
如果把马来西亚这个全球最大的封装工厂也搞过去,再加上美国的基础研发与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想把半导体这个产业链在美国本土重新构建起来,但是现在还没有大的进展。
芯片是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的灵魂,占领制高点与重构产业链并重,这是美国一个大战略,已经开始投巨资了,准备投资510亿美元。欧洲今年也出台了《芯片法案》,准备投资430亿欧元发展芯片产业。
日本也出台了把发展先进半导体产业作为日本21世纪国家重要战略的计划。
现在政客推动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半导体是具有复杂国际分工的领域,围绕抢占制高点的产业链重构,竞争将是比较激烈的。
(责编:彭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