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这场秘密战争,美国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2:00
导读:俄乌战争不止是国际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同样也是历史事件,不论结局会走向何方,但有一个事实却无法改变:西方集团内部长达数百年的秘密大战,即将迎来终局时刻,而美国或将

俄乌战争不止是国际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同样也是历史事件,不论结局会走向何方,但有一个事实却无法改变:西方集团内部长达数百年的秘密大战,即将迎来终局时刻,而美国或将是最后的赢家!

美欧之间的秘密战争,最早可以追溯到500年前,刚走出中世纪的欧洲。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于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是一个绝对无法逾越的课题。如果从完整的逻辑链来说,在此百多年后成立的美国,就是这场运动最杰出的产物。

众所周知,被视为西方文明根基的基督教统共有三大流派,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由天主教脱离而出的新教。

新教的成立对于欧洲政治生态的冲击是具有颠覆性的:

——在经过漫长的宗教起义战争后,新教徒们在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尼德兰共和国。

16世纪中期,新教徒们在旨在清除英国国教内天主教派残余势力的改革中,又衍生出全新的流派,是为清教,史称英国清教运动,他们主张教会应该彻底摆脱王权的控制!

俄乌战争不止是国际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同样也是历史事件,不论结局会走向何方,但有一个事实却无法改变:西方集团内部长达数百年的秘密大战,即将迎来终局时刻,而美国或将是最后的赢家!

美欧之间的秘密战争,最早可以追溯到500年前,刚走出中世纪的欧洲。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于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是一个绝对无法逾越的课题。如果从完整的逻辑链来说,在此百多年后成立的美国,就是这场运动最杰出的产物。

众所周知,被视为西方文明根基的基督教统共有三大流派,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由天主教脱离而出的新教。

新教的成立对于欧洲政治生态的冲击是具有颠覆性的:

——在经过漫长的宗教起义战争后,新教徒们在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尼德兰共和国。

16世纪中期,新教徒们在旨在清除英国国教内天主教派残余势力的改革中,又衍生出全新的流派,是为清教,史称英国清教运动,他们主张教会应该彻底摆脱王权的控制!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清教内部出现大分野:温和的长老派们在取得对天主教残余势力追猎的阶段性胜利后,选择与王权媾和,力挺君主立宪,并多次与保皇派媾和,欲复辟王政;而激进的独立派们则追求自由,且这种自由应该是极致的绝对的且必不能受政府或国家的管制,尤其是教会活动和资本活动。

没有丝毫意外,激进的清教徒将长老派看作叛徒,并在信仰上与之决裂。

而当时,欧洲还存在着另一支追求绝对自由的派别:以唯商主义为核心,靠贩卖货币即放贷营生,谋求资本凌驾于法律之上,政府之上,国家之上的犹太金融集团。

清教徒们反对王权控制的信念,与唯商主义的犹太人不谋而合,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在16世纪末期进行了改变世界走向的历史性大合流:清教徒在部分信仰上向犹太教皈依,而犹太人则为他们提供活动资金,试图通过操控欧洲宗教矛盾的黑手,在欧罗巴大陆上建立一个屈从于资本的金钱帝国!

注:

清教徒向犹太教皈依的例子体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上帝选民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圣经·旧约》,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敬畏上帝,他与上帝立约,其后裔要成为神的选民,要蒙神的祝福,犹太人是神的见证。因为民选神授的思想的底层老百姓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使得犹太人和清教徒的自由联盟对欧洲统治阶级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这对于刚刚从天主教手中成功夺权的皇室们,是难以接受的,面对犹太人和清教徒的大结盟,欧洲的封建皇室们、保守资产阶级、温和的新教徒以及天主教残余份子等几对曾互为死敌的力量,罕见的站在同一阵线,名为教派之争实为国家应服从于资本的国家资本化,还是资本应服从于国家的资本国家化的路线之争,就此拉开浩荡帷幕...

而斗争的结果便是,奉行王权至上、政府至上、国家至上的欧洲保守势力赢得重大胜利,清教徒和为清教运动提供支持的犹太人遭到大规模驱逐,他们被迫只身海上,远走北美大陆。

后来的剧情想必大家再清楚不过了:这些人没有放弃斗争,他们趁着英法争霸之际在北美殖民地打响莱克星顿的枪声,并最终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六不惜一切代价押上身家性命的援助下,于1776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绝对屈从于资本的金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

现在知道美国为啥一天到晚推销它那套经济活动去政府化的新自由主义,为啥与生俱来就有着自由金融资本主义的天性了吧?

根子就在这。

作为清教徒和犹太集团媾和下的产物,自由至上,资本至上,早已深深嵌刻进他们的骨髓!

在美国独立宣言中,通篇充斥着对自由的绝对化、极致化的追求

美国独立后,着国家资本化和资本国家化的战争,进入到全新的阶段——

流放者们对欧洲前主子的世纪大反攻!

彼时恰逢工业革命的历史洪流滚滚向人类文明袭来,工业对国家实力的呈几何倍数的提升,令被放逐在北美大陆的自由联盟,嗅到在短时间内赶超欧洲的绝佳契机!

所以我们看见,整个19世纪,美国在高速工业化的同时,其国家版图也在急剧的扩张。

这一切个中关系是有迹可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品是重资产,不仅需要钱,还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钱当然不是什么问题,犹太金融集团什么时候缺过钱?

但人口和原材料若仅局限于原北美十三州,美国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领土扩张是唯一也是双赢的解决办法!

不断的兼并领土,一方面能为工业化带来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在对被兼并的领土进行基础设施修建时,美国工业得到了反哺,比如修铁路需钢铁。而在铁路修好后,又该对火车的产能提出需求了。

然而新的问题也纷至沓来:在美国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自由联盟内部逐渐分化出产业资本集团,并与金融资本集团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产业资本集团的核心是有实体存在的工业,如钢铁厂,机车厂,他们通过生产商品来盈利;而金融资本集团的核心仍然是货币,运作模式为通过对企业家的放贷或投资来兼并他们的财产,进而实现盈利。

由于工业在生产时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矿产、劳动力、物流系统,在生产完成后又需要面向民间销售完成回本和盈利,而这些因素都必须仰仗于国家或者说政府的运作。

以治安问题为例:

资本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实体产业更是这样。若一个地区的治安长期处于动荡状态,实体产业投资建厂的欲望非常低:万一企业财产被抢了怎么办?万一社会混乱商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西部地区的治安环境被蛮荒时代所统治,牛仔、盗贼、帮派横行,土匪们沿铁路线烧杀劫掠的恶性案件天天有之。但美国警察系统压根应付不过来,因此政府干脆把缉匪的权力下放给民间,各种私人侦探所随之孕育而生。在最鼎盛的时期,美国私人侦探所的雇员一度比军队还多,而他们的资金多是来源于有着实体产业的工业大鳄。

正因如此,产业资本集团提出了与欧洲保守势力相同的主张:资本国家化,即资本必须接受国家节制!

美国产业资本集团和金融资本集团的内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美国游戏荒野:救赎2剧照,讲述了十九世纪末期平克顿私人侦探所追缉范德林帮的故事

关于美国产业资本集团和金融资本集团间的内战,我们以前讲过很多次了,这里我们把过程先放在一边,直接说结果:1913年,以摩根家族、美国国家货币委员会主席、洛克菲勒财团掌门人、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总裁在哲基尔岛共同起草联邦储备法案,成立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私人控制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为标志,金融资本集团取得压倒性胜利。

紧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了!

战争结束后,伪装成美国的自由联盟对前主子发起全面反攻,威尔逊带着十四点计划打破美国总统不出国的惯例,前往巴黎和会,妄图从百年宿敌的英国人手中攫取世界霸权。

比如威尔逊极力鼓吹的自由贸易和民族自决,前者的险恶用心在于,英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而美国则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如果放弃关税壁垒采取自由贸易的话,英国商品将丧失在各个殖民地的本土作战优势,更廉价更山寨的美国制造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溢。

至于民族自决,就差把肢解大英帝国的计划贴在脑门上了,因为民族自决原则的核心是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瞅着老美这群流放者的后裔竟然敢报仇和夺权,英国的绅士们直接两耳光往脸上招呼。

一耳光打在战后秩序的设定,美国的政治主张大部分被欧洲摒弃,国联干脆完全排除在外;另一耳光打在世界市场,1932年,英国推出帝国特惠制,该制度规定英国下属各殖民地需以英镑为贸易额结算货币,帝国内部各地区间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贸易最高可征收30%的关税。

这个政策表面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实则是为了将美国踢出世界市场,毕竟英国依托海外殖民地至少控制了60%的世界市场,英国把大门这么一关,美国工业的市场顿时损失六成。

说白了,美国今天对咱们搞的什么脱钩啊,国际供应链去中国化啊,那都是学人家英国剩下的。

英国这一耳光,差点没把正处于大萧条的美国扇懵过去,好在罗斯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给一盘臭棋硬生生盘活了,否则后果不敢设想。

经此一役,美国只好龟缩实力,全心全意把反攻大业寄托在另一个计划身上。

在一些近代野史中,有部分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策划的阴谋,其目的是旨在搞乱欧洲夺取世界霸权。不管真相究竟如何,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战后美国大规模的援助,确实为德国高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在1924年~1931年的七年间,华尔街金融资本集团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计划先后向德国提供总额超过138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这笔钱,除用于德国支付战争赔款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重建。

不但如此,美国还在重化工业和军事装备两个攸关开战能力的层面,对纳粹德国进行了密集的技术援助。

比如1934年时,德国石油工业的生产能力仅为80万吨合成汽油以及30万吨天然石油,而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将氢化石油的专利转让给德国化学企业法本公司后,德国产油能力在1944年达到550万吨合成汽油和100万吨天然油,极大地支持了纳粹在欧洲的入侵行动。

在军事装备方面,美国的技术援助更密集,杜邦公司向德国转移了飞机防爆剂技术;美孚石油公司向德国转移了坦克润滑油的技术;美国海军甚至绕过空军向德国转移了那会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1933年~1939年间,在纳粹德国从事军工产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这些公司多为金融资本集团旗下子品牌。如隶属于摩根财团的电话电报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一个曾参与过德军的战斗机研制,另一个则在战争初期为纳粹德国大量供应汽车零部件、橡胶等战略物资。

需要强调的是,前文提到的法本公司,还是希特勒竞选活动的幕后金主,他们给希特勒提供的政治献金占总献金的30%,而法本董事会的成员有曼哈顿银行总裁、纽约联储银行的董事长、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以及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这是美国财团暗中资助纳粹最有力的结局。

史海浮沉,美国对纳粹德国的援助究竟处于何种目的,或许后世之人再也难以知晓,但有一点能够肯定,正是由于美国的援助才促使德国崛起;而正是由于德国崛起并用侵略战争搅乱整个西方的政治生态,才有了美国二次摘桃子,并成功攫取世界霸权的机会。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美国怕是想不到,泽连斯基狮子大开口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