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主席临终前为何要把军权交给陈锡联?
1976年2月2日,党中央发出了1号文件,内容仅是两项内容,每一条都关系重大。
其一,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
其二,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有关于陈锡联的临危受命,主席曾在几经权衡后说过这样一番话。
“陈锡联从小参加革命,会打仗,带过兵团,带过炮兵,在国务院也有个职务,就让他管一下吧!”
直到9月9日主席逝世后,随着“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的脚步,有关于“陈锡联夺了叶剑英军权”这样的传闻也变得愈演愈烈。
由此,不少人心中一直有个疑团,那就是主席为何要绕过叶剑英而将军权交给陈锡联,这背后又有何深意?
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陈锡联就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1975年1月,陈锡联晋升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国防工业、体育工作,这也足以看出主席对他的日益看重。
1976年2月2日,党中央发出了1号文件,内容仅是两项内容,每一条都关系重大。
其一,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
其二,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有关于陈锡联的临危受命,主席曾在几经权衡后说过这样一番话。
“陈锡联从小参加革命,会打仗,带过兵团,带过炮兵,在国务院也有个职务,就让他管一下吧!”
直到9月9日主席逝世后,随着“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的脚步,有关于“陈锡联夺了叶剑英军权”这样的传闻也变得愈演愈烈。
由此,不少人心中一直有个疑团,那就是主席为何要绕过叶剑英而将军权交给陈锡联,这背后又有何深意?
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陈锡联就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1975年1月,陈锡联晋升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国防工业、体育工作,这也足以看出主席对他的日益看重。
在陈锡联被任命负责主持军委工作之际,刚好是在周总理病逝之后,叶剑英、邓小平又遭到了“四人帮”的围攻,重病缠身的主席面对风雨飘摇的政局不得不做出慎重的考量。
众所周知,当时的主席对于“四人帮”已经极度反感,他也很清楚叶剑英与邓小平处境艰难的原因所在,无力回天之际,对于军权的继任人选就更需要慎重。
当时,既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是军委常委的人员仅剩陈锡联、王洪文、张春桥等人,主席的目标落在陈锡联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前面提到的主席给出的任命理由,“参加革命”、“会打仗”、“带过兵”等等标签,看似平常实则用意深远。
一路走来,陈锡联对于党和国家的忠诚始终被主席看在眼里,相对于“四人帮”成员,陈锡联与叶剑英、邓小平的情谊更深厚,即便“四人帮”作威作福之际,他也不曾恶语中伤二位,就算以沉默的方式明哲保身也是无奈之举。
所以,陈锡联出山主持军委工作,完全可以被看成主席保护叶邓二人的无奈之举,同时也为二人日后复出做最后的准备。
事实证明,主席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这一点,从陈锡联后来的行动以及领袖们的评价都可见一斑。
主席逝世后,听闻叶剑英想要离开北京去往广州,陈锡联因此打去了电话。
“叶帅,你不能去广州!”
“你怕我捣鬼吗?我如果想捣鬼的话,在哪里不能捣?”
虽说当时的叶剑英对陈锡联多少有些抵触心理,可陈锡联也曾对夫人王璇梅说过,他是希望保住叶帅在政治局里那宝贵一票。
就在那之后,陈锡联会经常与叶剑英沟通军委情况,这一点才是打消叶剑英顾虑以及陈锡联证明自己的力证。
而在为主席守灵之际,陈锡联也早已明确了自己对于“四人帮”坚决要铲除的态度,甚至还在之后多次参加华国锋主持的策划小会议。
事实上,很多人都只知道当年隔离审查“四人帮”仅仅用了30分钟的行动时间,殊不知,行动开始前夕,为了分散他们注意力,陈锡联率队赶赴唐山进行慰问抢险,他同样是这场大戏的参与者。
与华国锋当年出任主席的深意如出一辙,在中央最动荡不安的阶段,坐在这几把重要权力交椅上的人,创新的能力还在其次,敢于坚守原则、平稳过渡才最重要,陈锡联恰恰就是最好的人选。
从某种程度来讲,陈锡联接管军权就是为了等待叶剑英、邓小平这些真正的治国领袖的归来。
虽说风平浪静之际,还是有一些老干部对于陈锡联颇有微词,可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陈锡联没有野心,他不会造反的,他不是造反的人!”
或许,我们可以将这句话当做主席当年任命理由的延伸,也或许,邓小平恰恰说出了主席当年想说却不能说的心里话。
对于邓小平的理解以及一路扶持,陈锡联始终心怀感恩,1980年1月,为了响应邓小平的号召,他辞去了一切领导职务,随即被选为中顾委常委。
可对于陈锡联而言,辞职才是他身在其位最要完成的一件大事,至此,邓小平将带领新中国打开新局面,这又何尝不是主席生前的深谋远虑?
(责编:李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