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分流与中考改革热议:探索出路与切实减负
近年来,围绕中考普职分流的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23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
对于家长们普遍担忧的普职分流问题,陈志文指出,社会上存在两个主要误解。
其一是关于5:5的普职分流比例,实际上官方并未提出或实施这一硬性比例要求,而是强调“大体平衡”以及“职普协调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60%的学生就读于普通高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五五分流。
其二是中职学生无法考取大学,这一观点也是不准确的,目前中职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考入大学,甚至有专门的职业本科教育赛道为其提供升学机会。
针对取消普职分流的建议,储朝晖认为当前不具备取消的实际条件。
近年来,围绕中考普职分流的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23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
对于家长们普遍担忧的普职分流问题,陈志文指出,社会上存在两个主要误解。
其一是关于5:5的普职分流比例,实际上官方并未提出或实施这一硬性比例要求,而是强调“大体平衡”以及“职普协调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60%的学生就读于普通高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五五分流。
其二是中职学生无法考取大学,这一观点也是不准确的,目前中职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考入大学,甚至有专门的职业本科教育赛道为其提供升学机会。
针对取消普职分流的建议,储朝晖认为当前不具备取消的实际条件。
他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应服务于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单纯依赖考试分数划分可能导致人才发展的受限。家长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孩子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性。
在探讨取消中考是否能缓解压力时,陈志文表示,从毛入学率来看,高中教育基本实现普及,取消中考的本质在于取消普职分流。
然而,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问题,如如何确保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因此中考改革必须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地进行。
为推进普职协调发展并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教育部已在2022年调整了中职教育定位,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2023年更进一步,提出积极发展中职综合高中,旨在保障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畅通,从而缓解家长们的顾虑。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同时通过产业升级来改善中职毕业生的薪酬待遇。
至于如何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储朝晖强调,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源于过多外在教学要求,应当削减那些与教学无直接关联的内容。
他呼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其自主实践和选择的能力。
陈志文则认为,学习过程中必然伴随一定的负担,应着重减少多余的负担,同时家长要调整观念,允许孩子多尝试、多体验生活,遵循扬长避短的人生发展原则。
(责编:薛添翼)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