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帝国野蛮扩张的恶果,正在全球上演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西陆网 时间:2025-07-11 21:31
导读:或许很多朋友已经注意到,现在欧美国家说的话有点颠三倒四,让人哭笑不得。 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下面这个: 既要中国放弃跟俄罗斯做生意,又要全面打压、遏制、肢解中国。还明

或许很多朋友已经注意到,现在欧美国家说的话有点“颠三倒四”,让人哭笑不得。

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下面这个:

既要中国放弃跟俄罗斯做生意,又要全面打压、遏制、肢解中国。还明显表示,等干死了俄罗斯,后面集中火力干中国。

是不是很滑稽?!

如此脑残的举措同时公开提出,只能说,他们没有筹码可以交换了。

因此,不论今天说什么价值观和“正义邪恶”的大讨论,其实已经毫无价值了。

你不可能自己递刀子断后路,然后静候对手最后集中往你身上扎刀。

不过,我们从中也看到一个关键性的信息,就是美国有点不行了。

放在冷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那种碾压性的实力和海量的资源,最多拉几个盟友,想干谁就干谁。

可是,这次在对付中俄的时候,已经不仅要求自己的盟友不断输血支持,甚至还要求大量非盟友全面支持。

搞到今天,美国对中俄同时下手,有点像拿破仑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一般,千疮百孔,战线越来越长,时间也越来越无法控制,甚至到最后众叛亲离。

这就是今天美国作为一个帝国野蛮扩张的恶果,且还在演绎中!

实际情况是,疫情、中美博弈、俄乌冲突、以巴冲突、人工智能危机、高通胀、美国国内财富严重不平衡、两党搏命、朝鲜半岛风暴、核战危机、制造业无法回流、债务危机、军工体系退坡等等都是相互联动的。很明显,美国彻底招架不住,不断引入更多非盟友的支持,已经是其顶层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相互联动的大事件,只要有一个让美国觉得无力招架,就会让其在全球的整个统治成本严重失控。

问题在于,这些如此复杂的挑战之间,还有相互强化效应,不断侵蚀美国实施全球统治的“性价比”。

因此,现在早已是进退两难的处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处理,又退无可退。

或许很多朋友已经注意到,现在欧美国家说的话有点“颠三倒四”,让人哭笑不得。

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下面这个:

既要中国放弃跟俄罗斯做生意,又要全面打压、遏制、肢解中国。还明显表示,等干死了俄罗斯,后面集中火力干中国。

是不是很滑稽?!

如此脑残的举措同时公开提出,只能说,他们没有筹码可以交换了。

因此,不论今天说什么价值观和“正义邪恶”的大讨论,其实已经毫无价值了。

你不可能自己递刀子断后路,然后静候对手最后集中往你身上扎刀。

不过,我们从中也看到一个关键性的信息,就是美国有点不行了。

放在冷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那种碾压性的实力和海量的资源,最多拉几个盟友,想干谁就干谁。

可是,这次在对付中俄的时候,已经不仅要求自己的盟友不断输血支持,甚至还要求大量非盟友全面支持。

搞到今天,美国对中俄同时下手,有点像拿破仑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一般,千疮百孔,战线越来越长,时间也越来越无法控制,甚至到最后众叛亲离。

这就是今天美国作为一个帝国野蛮扩张的恶果,且还在演绎中!

实际情况是,疫情、中美博弈、俄乌冲突、以巴冲突、人工智能危机、高通胀、美国国内财富严重不平衡、两党搏命、朝鲜半岛风暴、核战危机、制造业无法回流、债务危机、军工体系退坡等等都是相互联动的。很明显,美国彻底招架不住,不断引入更多非盟友的支持,已经是其顶层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相互联动的大事件,只要有一个让美国觉得无力招架,就会让其在全球的整个统治成本严重失控。

问题在于,这些如此复杂的挑战之间,还有相互强化效应,不断侵蚀美国实施全球统治的“性价比”。

因此,现在早已是进退两难的处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处理,又退无可退。

但是,这并不是危机的全部!

如果你是美国的统治阶层,看到全球这种画面,估计也是无语。

然而,这里面,中国这个变量,其实影响权重是最大的。

2018年,我们实施全面降杠杆,本质上,就是想利用川普减税引发的外需提升的战略窗口期,调整一下里面胡乱加杠杆引发的后遗症。

可是,川普却直接跟我们玩贸易战,让我们外需压力巨大,所以,当年6月份就从降杠杆直接切换为稳杠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这里不想继续原有的策略。

本质上,中国内部压降杠杆,就是会造成内需萎缩的现实情况。可又要维持不断扩容的供给产能,那就意味着,铁定后面是要强化出口导向,用外需填补内需增量不足的缺口。说的再直白点,就是用出口(引入外国储蓄的一种形式),来完成自己内部的降杠杆。

因此,当2020年初美国带头进行无极限超级放水和财政刺激的时候,中国这里马上在当年6月份就把原本要公布的放水新增举措取消。

也就是说,2018年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情,在2020~2022年真的干成了。

这三年,中国出口牛逼到爆,有形之手里面疯狂调整国内杠杆,各种抽耳光,强化本土利益派夺回核心资产的主导权,全部是这个阶段去加速推进的。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等于激化了美国财政赤字的窘境,也让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效果极差。

甚至,这种情况还首次将美国的盟友们手里的先进制造业变得不那么香了,个个都出现了制造业被挤压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俄乌冲突的战场构造,所谓的不同阵营出现,又打击了美国盟友们的能源供给价格,进一步催化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的提升,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例子。

帝国的野蛮扩张,看上去是步步为营,精妙绝伦的设计,却让自己最大的对手变得供给端无比强大,根本遏制不住。不得不说,这是拜登这批顶级战略阳谋大师们的重大失误。

当然,中国也是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通过跟美国的货币政策“错位”,确实是在2020~2022年期间完成了出口导向降杠杆的战略目标,也夺回了很多自己核心资产的主导权,然而,也给美国抓住了一次机会。那就是,2023年美国极限加息的时候,中国确实到了要加杠杆来填补美国加杠杆不足的“缺口”。可是,恰恰是美国极限加息本身,打击了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使得中国央妈没有办法全面配合加杠杆,反而被美国压制到今天。

可以说,这一来一回,两边打了一个平手,却都是各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有相应的斩获。

中国遏制了美国的帝国扩张野心,供给端更加牛逼,可自己的内需被压到喘不过气,国内经济面临不小的承压;

美国实现了打击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机制,让中国内需变得极为脆弱。可是,中国内需不行引发的中国国内企业内卷,又让美国及其盟友被卷到吐血。

现实的残酷和冰冷,可见一斑。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体选择降息周期的开启,确实意味着美国用来对付中国内需的“和高利率联盟”已经有点动摇了。

然而,他们也遇到了一个全新的情况:

在连续进行盟友体系内的流动性充裕举措的同时,加杠杆已经连续4年半了,还有多少空间呢?要确保全球经济增速有一定比例,以便大家都有一口饭吃,就真的需要中国来加杠杆填补他们的“缺口”。事实上,中国也面临这个情况。

如果做不到这点,那后面就是更多的失业,更多的财政困境,更多的金融脆弱。

问题是,如果现在放任中国加杠杆,不给中国央妈压力,那以中国内需的“双低”(低估值,低通胀)优势,美国及其盟友手里的很多储蓄都会溜去中国那里,这怎么可以?

站在中国的角度,经过本轮连续数年的争斗,我们也已经看出了一个尴尬:

全面降杠杆反而在金融端和需求端,深化了我们对外面需求的依赖。现在的问题是,你成功将其它国家的贸易保护机制激活了,那后面自己不加杠杆也不行了。之前你跟着美国人的节奏反过来做,现在到了不得不比美国人更加激进进行内部加杠杆的位置。如果不这么干,马上就会增加大量失业,而城市中4000万级别的失业人口是一根超级红线,是绝对不能出现的红线。那你到底降不降息?到底刺激不刺激楼市?到底内需拉还是不拉?

今年夏天,我们又有1000多万应届大学生要来社会上混饭吃。叠加前面4年积累的很多年轻失业群体,还有被裁员的中年人,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和空间可以腾挪来拒绝加杠杆呢?

大国博弈,里面不能乱了套,这是决胜千里的基本盘。

很多人说今天美国这个帝国要陨落,那是因为首先看到他们里面已经乱的不像话,简直是把美国的宪政规则摁倒在抽水马桶里暴打的地步。

然而,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真正遏制美国的帝国野蛮扩张的基石,不仅是产业升级,更是国内稳就业、稳名义工资收入、稳资产价格。只有这几步路同时完成,那对外博弈才有源源不断的支持。

要实现这个,在外需不给力的前提下,利用美联储即将降息的窗口期,进行全面降息是第一优先。

轮到中国全面加杠杆了!

我们以前说过“中房—美股—日债—欧债”是全球总需求的四位一体,缺一不可。现在另外三个早就是透支性扩张数年,唯一还有增量空间的,就只剩下“中房”了。

如果“中房”拉不起来,另外三个又阶段性拉不动了,那就是全球范围实体经济大萧条。具体表现为,我们里面会出现“大萧条”级别的冲击,美日欧等国家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大滞胀风暴。

因此,今天我们确实站在了一个超级分水岭,不管个人是不是喜欢,这个局就是这样。

大国博弈,鹿死谁手,后续故事如何演绎,全看这个分水岭节点上如何抉择了。

(责编:李雨)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