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海外网 时间:2025-07-09 21:33
导读:科普中国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相关资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主要包含科学头条、前沿科技、科普大超市、健康科普、真相揭秘等版块以及优秀科普网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31,从首飞以来,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军事装备。6月19日~25日,中国参展团携带经过重大改进升级的2.0版歼-31模型机高调亮相第52届巴黎航展,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热议。
歼-31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沈飞集团研制生产,并赋予其“鹘鹰”的中文名称。“鹘鹰”又称海东青,被满族人视为飞得最高、最快的鸟,是捕猎高手。歼-31最大速度可达1.8马赫,作战半径1250公里,实用升限1.8万米,沈飞用“鹘鹰”来比喻歼-31的能力可谓十分恰当。
歼-31为第四代中型双发隐身战斗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机长16.9米,翼展11.5米,机高4.8米,空重12.5吨,最大武器载荷8吨,最大起飞重量28吨,最大使用过载9G,起飞滑跑距离4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作为世界战斗机家族中的后起之秀,歼-31可圈可点的地方较多。
它采用翼身融合体气动布局,机身到机翼平滑过渡。机身采用复合材料达30%以上,表面涂有雷达吸波材料。机头呈菱形,双垂尾向外倾斜。大量运用平行和锯齿设计技术,水平尾翼前后缘与机翼前后缘平行,弹舱舱盖、起落架舱盖、雷达罩等部位与机身蒙皮采用锯齿状相结合。还采用内埋式机腹弹舱,金属镀膜整体成型气泡式座舱盖,蚌式S型进气道,这些隐身措施使歼-31拥有非常好的隐身能力。
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的运用,让歼-31很“高大上”。有源相控阵雷达辐射功率高、探测距离远,波束窄、截获概率低,波速控制灵活、可多目标探测和制导多发导弹攻击,具有地形测绘、多普勒锐化、合成孔径等多种对地探测能力,是当今世界先进国家战斗机争先装备的前沿设备,也是当今世界有关国家进一步提升战斗机作战效能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国防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没有军事和地缘战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