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澳政策遗毒至今 揭秘澳大利亚反华历史前科
候 涛
澳大利亚近日不断上演“反华闹剧”,该国部分媒体似乎也陷入“中国威胁”的疯狂臆想中无法自拔。国际观察家普遍将这种偏执情绪归结于澳大利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上。在一百多年中,接连不断的种族歧视风波不但让澳大利亚历史蒙羞,更招来了战火。
频发反华事件
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的消息导致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涌入澳洲。在这股淘金热潮中,距离澳洲相对较近且人口密集的中国自然成为移民的重要输出地。在接下来20多年时间里,来自中国的4万多名男性和9000名女性前往澳洲金矿淘金。当澳洲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广东人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变卖家产购买前往澳洲的船票,经过海上3个月的颠簸航行抵达澳洲。
然而当时澳大利亚的白人矿工对吃苦耐劳的中国矿工充满敌视和憎恨,由于当地政府的不作为甚至是默许,很快就演变成一系列的抗议活动和骚乱。1857年7月4日,约100名白人矿工暴乱者袭击维多利亚州伯克兰山谷金矿的华人矿工,企图赶走伯克兰山谷的所有华工。当时澳报刊称,这场暴乱由“喝醉酒的美国人领头”。在暴乱过程中,华工被打被抢并被驱赶至伯克兰河对岸,至少3名矿工因伤重死亡,整个华工营地被摧毁。警方稍后逮捕了13名白人矿工,但在随后的审判中,陪审团却宣判他们在所有重大罪行方面无罪,理由是“这些人是受到旁观者怂恿才袭击华工的”。这样的审判无疑是公开鼓励对华工的攻击行动。1860年-1861年间,新南威尔士州勃兰岗地区也发生一系列反华事件,且规模越来越大。其中1861年6月30日晚,大约1500名-2000名欧洲裔暴徒持枪驱赶华人矿工,破坏华人营地和抢劫财物,约1000名华工不得不逃离此地。警察第二天才赶到事发地点,花费两周调查后,仅逮捕了3人。
在华人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华人反种族歧视斗士梅光达。对于受到刁难的华工,梅光达联合各方力量四处疏通。他还呼吁清朝政府在澳洲设立领事馆,保护在澳华侨权益。但1902年8月19日,梅光达遇到突袭,白人暴徒用铁棍残忍殴打他。华人普遍怀疑这起案件背后黑幕重重,可能是种族歧视者所指使。梅光达未能从这场袭击中恢复过来,1903年7月26日,他在悉尼去世。
挑斗族群冲突
华人只是澳大利亚种族歧视历史上的受害者之一,其他很多有色人种也未能幸免。19世纪60年代起,数以万计的太平洋岛民作为低薪劳工被带到澳洲,他们大多数是从家中被强制绑走,这个过程被称为“绑架奴隶”。岛民们被带到澳洲后主要进入制糖业,以填补该产业劳动力不足,因为该产业的白人劳工很少且用工花费大。
下一篇:江西省宜春市组织军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相关文章: